首页 注册公司流程费用条件 西安注册公司 西安代理记账 西安商标注册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

(来源:网站编辑 2024-11-01 15:34)
文章正文

  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直属各单位;黄埔区各街道、镇,区府属各单位;天河科技园管委会,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广州民营科技园管委会,广州南沙资讯科技园有限公司:

  现将《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如遇问题,请径向区科技局反映。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1年10月11日

 

 前言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广州高新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批国家高新区之一,由广州科学城、天河科技园、广州民营科技园、黄花岗科技园和南沙资讯科技园组成“一区五园”发展格局,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合署办公,实行“五区合一”的管理体制,与广州市黄埔区深度融合发展。“十三五”时期,广州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跻身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序列。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环境日趋复杂,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强化,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双区”建设、“双城”联动、“一核一带一区”深入推进,“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为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的重要路径。“十四五”时期,广州高新区将主动担当国家使命,紧抓交汇叠加的历史性机遇,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开放创新、制度创新,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实施年限为2021至2025年。


  一、基础与形势

  (一)“十三五”发展回顾

  “十三五”期间,广州高新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目标,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经济综合实力、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培育、开放合作、营商环境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综合排名位居全国国家高新区第6位。

  1.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2020年,广州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72.3亿元,比2015年(1413.7亿元)年均增长22.95%;火炬入统企业营业收入12831.4亿元,比2015年(5365.7亿元)年均增长19.05%;火炬入统企业工业总产值7704.8亿元,比2015年(3943.7亿元)年均增长14.33%,占全市半壁江山;财政总收入1303.8亿元,比2015年(620.4亿元)年均增长16.01%;2020年在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第6名,比2015年(第11名)上升5名。

d4efeb09e3dbe41f4906b4fab094041.png

  图1-1. 2015-2020年主要经济指情况

5b1bff17aea83b6dbe4718bfe5a18dd.png

  图1-2. 2015-2020年综合排名变化情况

  2.创新能级实现大跃升。重磅创新资源加速集聚,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广州实验室总部落户广州国际生物岛,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落地广州科学城,建设了生物岛实验室(全省首批认定的4个省实验室之一),引进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航空轮胎动力学大科学装置、慧眼大设施等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获批建设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创新中心,认定8家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全省共1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7家)数量占全省1/10,集聚各类研发机构超过1000家。成为中小企业办大事的典范,2020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3545家,是2015年(518家)的6.8倍;科创板上市企业5家(全市共6家);区遴选瞪羚(培育)企业413家,是2015年(147家)的2.8倍。高层次人才引育成效显著,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超过1000人,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钟南山、张伯礼、施一公、王晓东、赵宇亮、谢晓亮、徐涛等院士91名。建成华南地区最大的孵化器集群,拥有国家级孵化器28家,比2015年(16家)增加12家;科技部备案众创空间24家,比2015年(3家)增加21家;科技企业加速器14家,比2015年(10家)增加4家。科技金融特色鲜明,引入500亿规模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200亿规模国投(广东)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60亿规模的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设立50亿元黄埔人才基金、湾区氢能产业基金、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基金等湾区概念基金。

  3.新兴产业驶入快车道。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集聚百济神州、诺诚健华、百奥泰、奇绩医药、达安基因、金域医学等企业超1000家。其中,奇绩医药的“金蓉颗粒”获得近年来区内企业首张新药证书,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获批国内上市,百奥泰研制的“格乐立”成为国内获批的首个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洁特生物自主研发的3D细胞培养支架在“生物实验室高端耗材”方面打破国外医药巨头垄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集聚LG、创维、视源、京信通信、粤芯、方邦电子等1200多家企业。其中,LG 8.5代OLED生产线是全球尺寸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显示项目,粤芯建成广州第一条、广东省唯一一条量产的12英寸芯片生产线,方邦电子成为国内首家研发出电磁屏蔽膜的企业。人工智能领域拥有明珞装备、瑞松科技、亿航、广电运通、广州数控、文远知行、创新奇智、麦伦科技等已入库人工智能企业130多家。其中,文远知行L4级自动驾驶成功试验,麦仑科技自主研发仙人掌智能系统在推广应用,明珞汽车是全球唯一一家实现数字化工厂虚拟制造与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应用落地的智能制造企业。新能源领域产业链完善,获批国家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形成涵盖研发设计、能源装备生产、能源互联网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拥有南方电网、协鑫等龙头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充电桩、加氢站加快布局,已建成2座加氢站。新材料领域快速发展,高端金属材料、高性能高分子材料领域产业集聚度较高,新能源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等前沿新材料领域发展迅速,培育出金发科技、毅昌科技等代表性企业,建有华南新材料创新园、中新知识城碳纤维基地等专业园区,在“三条围”片区规划约1平方公里的中国新材料CID(中央创新区)。纳米产业崭露头角,出台“纳米10条”,引进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在知识城规划1.1平方公里的纳米创新产业集聚区,正在建设千亿级纳米产业集群,打造“中国纳米谷”。

  4.开放合作取得新硕果。深度融通港澳创新资源,打造穗港智造合作区和穗港科技合作园,围绕产业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与香港开展深入合作;建立澳门青年人创新创业部落、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粤港澳创新中心等各类粤港澳创新创业平台;生物岛实验室、香雪制药、金域医学等区内科研院所、企业与港澳高校合作持续推进。国际合作开新章,国务院批复同意《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海丝知识中心、国际数字枢纽等重大平台加速集聚,推动中新双方在科技创新、教育培训、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取得新进展;与乌克兰、以色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不断强化,生物医药与健康、机器人、氢能源等领域协同创新成效显著;中国—沙特吉赞产业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跨区域合作共建取得新突破,与北京亦庄共建京广协同创新中心,广清产业园获评国家级共享协同发展园区,与重庆铜梁、黑龙江齐齐哈尔等地产业合作持续推进。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升级取得新进展,国务院批复同意广州保税物流园区整合优化为广州黄埔综合保税区。

  5.营商环境改革见成效。营商环境改革品牌享誉全国,获批首个“广东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12345”审批模式、政策兑现、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等多项改革举措在全国复制推广,广州高新区核心园区科学城连续两年(2018-2019)凭借“双创”成效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获颁联合国“2019年度全球杰出投资促进机构大奖”。连续两年相关改革探索作为广东省唯一代表入选“中国改革年度案例”,荣获中国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最佳示范区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机构“矩阵”,在北上广深四个特大城市中成立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局,承担统筹全区营商环境改革和监督考核任务;设立广东省首个行政审批局,实现企业投资建设项目“一枚印章管审批”;优化设立全国首个民营经济和企业服务局,专门破解企业项目建设周期长等“痛点”“堵点”“难点”问题。“金镶玉”政策体系不断丰富,出台四个“黄金10条”、两个“美玉10条”、“新基建10条”、“生物制药10条”、“港澳青创10条”、“纳米10条”、“5G10条”、“氢能10条”、“金融10条”、“区块链10条”、“民营及中小企业18条”、“海外尖端人才8条”、“瞪羚10条”、“工业互联网10条”等多项重磅政策。成为全国行政审批标兵,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率先实现工程建设审批“一枚印章管审批”,打造“来了就办、一次搞掂”“承诺制信任审批”“订制式审批服务”,成功破解审批“万里长征图”;全国首创“区块链+AI”商事服务模式,实现“全天候、零见面、一键办”;全国首推100项“智能秒批”事项清单,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优势资源,实现从“人工秒批”向“智能秒批”的新跨越。知识产权综改试验持续深化,单独设置知识产权局,成立大湾区知识产权调解中心,发行全国首支纯专利权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落地全国首单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保单。

  6.园区功能品质再升级。知识城上升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总体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科学城“扩容、提质、增效”成效明显,启动黄埔实验室建设,积极打造“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示范区,获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黄埔港打开功能转型新局面,黄埔国际邮轮城、穗港码头加快建设。生物岛加速集聚高端创新项目,建设国家实验室重要承载区,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中心雏形初现。天河科技园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引领的特色产业体系,集聚了网易、北明、佳都等龙头企业。广州民营科技园不断深化民营经济改革创新,形成了民营龙头企业引领的装备制造、智能家居、美丽健康等重点产业集群。黄花岗科技园获国家广电总局授予“中国(广州)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示范园区”,获批建设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南沙资讯科技园与香港的合作不断深化,成为粤港科技合作典范。交通设施不断完善,核心区建成地铁线路5条;有轨电车1号线全线通车,2号线已开工;建设穗港澳空中连廊,开通广州首条跨境直升机航线;开通全球首条5G公交运营线路,投放电动公交超1100辆。教育配套全面覆盖,拥有学校209所,其中重点高中5所、重点初中小学46所、国际名校4所。医疗资源加速集聚,拥有各类医院32家,其中三级甲等或三级特等医院6家。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全区绿地面积5489公顷,拥有羊城新八景“科城锦绣”、萝岗香雪公园等公园,实现“500米见园”目标。

  总体而言,“十三五”期间,广州高新区在经济总量增长、创新能力提升、营商环境改革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但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痛点。一是原始创新能力欠缺。大科学装置仍处于初步布局阶段,人类细胞谱系刚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推荐名单,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新动工建设,而合肥已建成3个大科学装置,松山湖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已于2018年建成使用;缺少高水平大学,仅在今年新引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建设研究院/研究生院,而中关村、深圳、合肥、西安等早已布局多所大学。二是新经济发展薄弱。新经济活跃度明显低于其它一流园区,如中关村、成都、杭州等近年来大力推进“城市大脑”、应用场景、产业共治等新经济产业生态建设,引领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此外,目前全区仍没有独角兽企业。三是经济发展存在路径依赖。从近年全区重大项目引进情况以及政策支持对象来看,目前全区经济发展仍然依靠大项目、大投资拉动,对创新创业尤其是初创企业的关注和支持力度较小。

  表1-1. 广州高新区“十三五”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

 

现状值

 

目标值

 

完成率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3972.3

 

2000

 

198.6%

 

 

工业总产值(亿元)

 

7704.8

 

5500

 

140.1%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

 

3545

 

1500

 

236.3%

 

 

各类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万人)

 

18.9

 

15

 

126.0%

 

 

外籍人员和留学归国创业人员数量(人)

 

7514

 

6000

 

125.2%

 

 

新型研发机构(家)

 

52

 

20

 

260.0%

 

 

国家重点实验室(家)

 

16

 

35

 

45.7%

 

 

科技企业孵化器(家)

 

156

 

100

 

156.0%

 

 

众创空间(家)

 

102

 

50

 

204.0%

 

10 

 

孵化场地面积(万平方米)

 

574.3

 

600

 

95.7%

 

11 

 

在孵企业数量(家)

 

5358

 

5000

 

107.2%

 

  (二)“十四五”发展形势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的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1.后疫情时代,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新冠疫情推动新经济进入爆发式发展期,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变革深入演进,驱动产业形态、产业组织、生产方式、区域创新体系、城市发展逻辑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跨界融合成为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大趋势,区域之间、技术之间、产业领域之间相互渗透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产业组织从传统产业集聚、集群逐渐向共创共享、相互赋能的产业创新共同体演变。新旧生产方式换场,硬科技、独角兽、场景成为新时代新生产的主题词。区域创新体系从垂直分工的“线性创新”到互动的“网络型创新”,正在加速向能量流动的“创新创业生态”演变。科技赋能城市,“人本、创新、开放、活力、智慧、场景”成为未来城市的关键特征。

  2.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势在必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愈发激烈,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将抢占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及信息通信技术等前沿科技制高点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也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更加重视“从0到1”的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着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同时,中美经贸摩擦波动性越来越大、国际交往受限、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全球市场萎缩等不利局面交汇叠加。新形势下,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打造发展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3.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国家高新区承担着建设“两区”的新定位和新使命。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国家高新区作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地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提出,国家高新区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为抓手,以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绿色生态园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注入源头活水和创新动力。

  4.“双区”建设、“双城”联动、“一核一带一区”战略叠加,区域协调发展迈入新征程。着眼新时代主要矛盾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两大战略,也对广州作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的重要指示。广东省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强化广州、深圳“双核”联动作用,增强珠三角地区辐射带动能力及东西两翼地区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内生发展动力。紧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和横琴、前海重大平台建设等利好叠加“化学效应”“乘数效应”,最大幅度提升改革效能,溢出创新红利,形成新发展格局,是新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及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紧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一核一带一区”战略机遇,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枢纽”的总目标,实施“原始创新、产业创新、开放创新、治理创新”四大创新路径,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进先进制造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探索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发展之路,为广州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广东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提供有力支撑,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驱动,提升原创能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突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推动更多“从1到100”的成果产业化。

  2.坚持数字升级,夯实产业根基。以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为主攻方向,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持续补链、稳链、强链、控链,打造生物医药与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世界级产业集群。

  3.坚持内外循环,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借力“双区”建设、“双城”联动机遇,全速融入“一核一带一区”,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4.坚持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在改革中谋发展、在创新中求突破,把营商环境作为先手棋,在政务服务、政策体系、管理体制机制、绿色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完善创新治理体系。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广州高新区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营业收入突破2万亿元,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国家高新区前5位。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进一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以国家实验室、国家综合类技术创新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引领,以高水平创新研究院、一流高校为支撑的战略创新集群,集聚一批以战略科学家为引领的创新创业人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诞生1-2家对全球创新格局具有重要影响的平台型企业,建成一批中试验证与应用示范基地,在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形成一批改变世界的前沿技术成果,形成完善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创新链整体效能明显提高。

  ——两大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发展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形成了贯穿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产业化的完整链条,整体竞争力进入全国乃至全球前列,在生物制药、高端医疗器械、第三方医学检验检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基因测序等细分领域形成领先优势,工业总产值达到千亿。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一代网络通信、软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细分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工业总产值达到三千亿。以“万亿制造”为目标,筑牢产业发展“四梁八柱”,持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开放型经济体制的新优势全面凸显,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持续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以知识城、科学城、黄埔港、生物岛为核心区,天河科技园、广州民营科技园、黄花岗科技园、南沙资讯科技园4个分园区统筹协同发展新机制;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一核一带一区”建设,与港澳、深圳等地合作建设一批创新平台,落地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形成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的创新共同体;推动建设“一带一路”合作创新示范区,与新加坡、乌克兰、以色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进一步深化,开创对外合作新局面。

  ——营商环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构建现代化创新治理体系方面走在全国前列。高水平创建国家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深化“放管服”改革,对标全球最好最优,持续优化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在政务服务、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国际规则衔接、跨境贸易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一区多园”以及“多区叠加”的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国企集团建设运营市场化水平明显提升;围绕新经济、新物种发展需求,探索多项新经济制度与政策突破;绿色技术、绿色金融、绿色生态深度赋能园区绿色转型,争取率先实现“碳达峰”。

  表2-1. 广州高新区“十四五”发展目标

序号

 

目标指标

 

2020年

 

2025年

 

1

 

营业收入(亿元)

 

12831.4

 

20000

 

2

 

生产总值(亿元)

 

3972.3

 

5000

 

3

 

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

 

11.75

 

15

 

4

 

国家实验室(核心和基地)(个)

 

0

 

3

 

5

 

国家级研发机构数(家)

 

177

 

200

 

6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部备案的众创空间数(家)

 

52

 

70

 

7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3545

 

4500

 

8

 

瞪羚企业数(家)

 

124

 

200

 

9

 

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和外籍常驻人员数(人)

 

7514

 

10000

 

10

 

万元GDP综合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0.15

 

0.13

 

  三、强化四区四中心主平台作用,推进一区多园协同发展

  立足各个园区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明确高新区核心区四区四中心与四大分园区的功能定位,打造定位清晰、各具特色、协同合作的“一区多园”发展格局,以空间协同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承载力。

  (一)强化核心区示范引领作用

  1.知识城。把握升级为中新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机遇,贯彻落实《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的总体定位,以汇聚知识型人才、发展知识经济为主线,全面推动知识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开辟开放合作新路径。大力推进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加快建设航空轮胎动力学大科学装置、慧眼大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黄埔先进材料研究院等高水平创新研究院,以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黄埔高等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广州创新研究院等院校。深化国家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破除制约知识产权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与新加坡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城市治理等领域的合作,打造成为中新两国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新典范。

  2.科学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州科学城作出的“五年实现更大变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的总体定位,深入推进创新功能提升、体制机制创新和空间扩容提质。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以及中科院系列大院大所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围绕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加强重大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践行“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深入开展扩容提质,构建产研融合的科技创新集聚轴和先进制造业提升轴,形成“一核三区两轴”创新发展新格局。

  3.黄埔港。把握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机遇,围绕建设服务“一带一路”的新贸易创新中心的总体定位,以激发黄埔港新活力为核心,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港口经济、航运经济发展,提升黄埔“古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影响力。加快建设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布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中国游戏软件谷、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将军山数字创新园建设。构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以多元场景应用为抓手,强化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以区块链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城示范区。加快建设黄埔国际邮轮城,大力发展高端港口经济和特色航运经济,引进新型跨境电商、数字贸易、智能贸易等新业态,打通海上物流大通道和数字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全球接单、广州分拨、国内生产”的国际贸易枢纽。

  4.生物岛。围绕建设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的总体定位,以创建国家实验室为抓手,大力推进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原始创新资源集聚和创新政策突破。整合广州实验室、生物岛实验室、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高端创新平台资源,集聚全球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顶尖人才、研发机构,创建国家实验室。全力推进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生物医药政策创新试验区,争取实施药品、医疗器械、健康服务相关政策先行先试。持续提升官洲国际生物论坛国际影响力,打造生物医药领域的“达沃斯”论坛。强化5G在生物岛的示范应用,加快5G自动驾驶综合应用示范岛建设。

  (二)推动各分园协同联动发展

  1.天河科技园。充分发挥园区位于中心城区、周边高校和科研院所林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特色鲜明的优势,依托网易、佳都、北明软件等行业龙头企业,巩固发展软件、移动互联网、地理信息3大优势领域,重点发展大数据、数字创意、物联网、信息安全、电子商务5大主导领域,积极培育人工智能、云计算2个前沿领域,打造国内领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

  2.广州民营科技园。发挥民营经济活跃的优势,重点发展未来产业、轨道交通、智能家居、美丽健康,前瞻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智能汽车及自动驾驶、下一代通信技术、类脑智能、激光等离子体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打造中国民营企业重大科技成果展示中心及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深化民营经济改革创新探索,营造有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积极创建国家民营经济改革创新试验区。

  3.黄花岗科技园。发挥位于广州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中心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人工智能、超高清视频、生命健康、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高标准建设中国(广州)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示范区,推进科技“硅巷”、“硅楼”、创新街区、创新园区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之芯”。

  4.南沙资讯科技园。发挥位于珠三角地理几何中心的优势,聚焦发展资讯科技产业,打造高新科技和资讯科技的研究和制造中心;依托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等平台载体,主动对接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吸引香港、国际的人才、资本等创新资源在园区集聚。

  四、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筑人才集聚高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

  (一)加快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1.集聚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资源。坚持“四个面向”,担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要承载区的使命,布局建设黄埔实验室启动园区、黄埔实验室总部园区两大实验室园区。全力创建广州实验室、生物岛实验室,争取张江实验室等国家实验室在高新区建设广州基地;加快推进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航空轮胎动力学大科学装置、慧眼大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等高水平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牵头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优化研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探索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支持多元主体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协同攻关,提高基础科学研究和前沿交叉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

  2.完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全面加强与中科院合作,成建制、成体系引进国家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国家科研力量,加快推动广东省新黄埔中医药联合创新研究院、广东省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建设,支持开展原创性研发活动,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区域和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围绕科技创新需求,支持多元主体投资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聚焦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进一步优化科研力量布局,强化产业技术供给,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并建立分类评价体系,科学合理设置评价指标,突出创新质量和贡献。

  3.集聚用好国内外高校资源。持续深化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等一流大学的合作,探索灵活的管理体制和市场化的运营机制,进一步释放清华珠三角研究院、浙江大学华南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创新效能,让高校的科研资源更好地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研究院/研究生院建设,打造若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一流学科。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等共建研发机构、联合实验室、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打通产学研用创新链、价值链。

  4.提升关键核心技术自给率。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等国内外重大科学计划以及广东省、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在生命科学、集成电路、新材料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设立产业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实行“揭榜挂帅”,支持与区内企业联合攻关解决本区重点发展领域“卡脖子”技术问题。支持重大创新成果推广应用,鼓励企业订购区内填补国内空白重大创新产品;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对首台(套)等创新产品采用首购、订购等方式采购,促进首台(套)产品研发和示范应用。

  (二)打造国际人才自由港

  1.引进以战略科学家为引领的高层次人才。实施战略科学家合伙人计划,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5G、生物医药与健康等领域,梳理建立领军人才库,重点筛选出能够突破关键技术的学科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省实验室等高端创新平台、“海外尖端人才8条”等人才新政以及国家、省、市重大人才工程,吸引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内外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全球尖端科学家。支持科研院校、企业通过顾问指导、退休返聘、短期兼职、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团队带头人全权负责制,赋予战略科学家、产业顶尖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

  2.集聚企业家、投资人、技术经理人为主的经管人才。探索“科学家+企业家”发展模式,开展培育科学企业家计划,培育一批既懂科学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科学企业家。支持开办黄埔创业学院、创客学院、企业家洞见能力提升班等,加速培育一批富有国际视野和洞见力的顶尖企业家。引进优质投资机构和投资人,支持一批优秀企业家向风险投资人转型。培养技术经理人,开展技术经理人初、中、高级培训,鼓励科研人员转型成为技术经理人;将技术转移服务人才纳入科技人才(团队)引进范畴,争取技术经理人纳入职称评审范围。

  3.培育以精工巧匠为代表的高技能人才。支持区内骨干企业等与高等学校共建共管现代产业学院,培养高技能人才。支持企业、行业组织等投资建设技能人才培训平台、应用型职业大学、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实现“课堂—实验室—工程化平台—中试基地—产业化基地”无缝式衔接。探索产教深度融合的办学模式,支持理工科优势突出的高校建设卓越制造人才培养基地。鼓励职业院校、培训机构或行业组织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促进人才动手能力更接近企业实际需求。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倡导弘扬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营造“黄埔工匠”文化氛围。

  4.打造人力资本运营中心。深入开展国家火炬创新学院建设试点。高标准建设黄埔大学、黄埔商学院、大湾区科技创业学院,创建国内领先的商业管理及人才培训品牌。建设并完善黄埔人才大智库,打造全国一流人才信息智联平台。整合人力资源中介、劳务、培训、猎头等服务机构,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持续提升“上管老、下管小”人才服务品牌,以高技术社区的理念建设一批人才公寓、住宅小区、养老公寓以及教育、医疗、商业、休闲娱乐、文化交流设施等,打造有归属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

  (三)推动民营科技企业爆发式成长

  1.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强做优。践行“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在生物医药与健康、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等领域,扶持一批攻关“卡脖子”技术的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活动的财政支持,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制定企业科技创新战略、建立内部研发平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等。扩大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供给,支持科技服务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转移、融资对接等专业化服务。

  2.打造瞪羚独角兽总部集聚区。优化完善瞪羚、独角兽等新物种企业遴选机制,持续挖掘一批高成长企业。开展资源链接,密切跟踪国内外高成长企业对外布局情况,有针对性地围绕主导产业领域引入一批高成长企业。完善高成长企业服务体系,联合专业机构力量,围绕企业成长需求,提供商业模式概念验证、创业加速、场景对接等服务。探索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瞪羚独角兽发展论坛,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瞪羚独角兽总部集聚区,塑造广州高新区高成长企业品牌。

  3.推动大企业平台化转型发展。鼓励大企业搭建技术开源平台、公共技术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等开放式创新平台以及创客社群、众创平台等创业平台,推动技术成果、信息数据、投融资服务等资源互联互通与开放共享,培育更多优质项目和企业。支持大企业建设专业孵化器、专业化众创空间,建立员工创客化、组织平台化的内部管理模式,利用自身技术、资本优势整合各类资源,为内外部的小微创新创业主体赋能,营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

  4.谋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加强原始创新基金、天使投资基金、成果转化基金、股权投资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并购基金、知识产权基金等多类别基金建设。支持商业银行设立科技分行或知识产权金融专营机构、债转股基金等,开展制造业批发式融资创新试点。支持商业银行与风投机构合作创新投贷联动模式,鼓励融资租赁机构开展“租赁+风投”业务。优化“融资对接—投资路演—上市培训—行业交流”企业上市服务体系,推动企业赴科创板、创业板等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探索成立大湾区金融科技公司,建设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区。

  (四)打通三大渠道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1.推动孵化器集群提质增效。对孵化器集群实施分类管理,集成政策资源将若干优秀国家级孵化器打造成为标杆性品牌孵化器;按照不同运营主体所具备的资源条件,有针对性地鼓励、引导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孵化器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运营管理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建立更加严格的考核评价机制,及时淘汰、撤销一批不合格的孵化器。优化完善广州火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机构设置和职能,强化服务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家、大院大所等方面的职能,打造企业家创新创业服务品牌——“湾顶汇”。积极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等有全国影响力的活动,积极谋划打造具有广州高新区区域特色的“双创”品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2.建设中试验证与成果转化平台。开展粤港澳大湾区科研成果转化试点,建设国家级科技成果孵化基地、中试熟化与产业化基地等成果转化平台,推动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支持建设微纳加工测试中试线、广东省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具备全能力GLP实验室及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国家级药物安全评价中心。强化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广州)建设,打造国家石墨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检测认证和标准计量平台。发展网上技术交易市场,建设有影响力的技术交易平台。

  3.加大应用场景开放力度。以未来视角推进场景研究,充分挖掘区内外瞪羚(培育)、(潜在)独角兽企业场景需求和流量经济优势,系统梳理政府可提供的场景资源,研究制定广州高新区新兴产业应用场景建设方案,梳理场景机会清单,出台配套支持政策,营造场景创新及推广应用的良好政策环境。探索建立先行先试免责机制,向社会发布场景机会清单并配备必要资源,通过公开招募、企业对接、开放合作等方式,吸引一批创新型企业、“科技探路者”、投资人等多元主体,面向公共安全、公共交通、医疗健康等领域,打造一批专业化场景试验场,促进新技术、新模式成熟应用。

  五、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实施“万亿制造”计划,做强做优生物医药与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赛道,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一)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1.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全力建设广州实验室,加快建设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支持生物岛实验室、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广东省新黄埔中医药联合创新研究院、纳米生物安全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支持百济神州、诺诚健华、达安基因、万孚生物、金域医学、香雪制药等龙头企业做强做大,积极推动生物制药、分子诊断、第三方医学检验检测、中成药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发展。支持燃石医学、迈普医学、百奥泰等创新型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积极发展基因测序、高端医疗器械、重组蛋白与单抗药物、新型疫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领域。大力引进和培育合同研发机构(CR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CDMO)、药物非临床评价机构(GLP)等服务机构,建立一批产业中试平台、安全评价中心、临床研究医院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逐步打造产学研医用的完整产业链条。

  2.建设世界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新型显示领域,加快建设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深入推进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依托乐金显示、聚华显示、视源电子、广州创维等企业,重点发展高世代OLED、AMOLED、Mini/Micro-LED、QLED、印刷显示、激光显示、3D显示、全息显示、电子纸柔性显示、有机柔性显示、石墨烯显示等,打造国际新型显示之都。集成电路领域,瞄准特色工艺、SOI材料和IDM模式三大方向,支持芯片设计企业做大做强,补齐封装测试等薄弱环节,扩大设备材料等配套产业规模。打造集“设计—制造—封测—配套”于一体的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园区,推动粤芯二三期、光掩模、中科飞测、盈骅科技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核心承载区。新一代网络通信领域,依托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以及海格通信、国盾量子等企业,重点发展北斗导航、量子通信、5G等领域。软件产业领域,积极布局建设工业软件产业发展中心,依托国迈科技、北明软件、多益网络、网易等企业,重点发展信息安全、网络游戏等领域。

  3.培育六大前沿新赛道。纳米科技领域,依托纳米国家科学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等平台,着力突破智能纳米药物、纳米诊疗设备、纳米机电系统、纳米催化技术等,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纳米谷。人工智能领域,依托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广州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研究院、中国(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等重点平台以及明珞装备、瑞松智能、亿航、百度、文远知行、麦仑科技等企业,加强智能成套装备、机器人、自动驾驶、机器视觉、语音交互应用、生物特征识别等领域的研发攻关。区块链领域,重点支持区块链加密算法、分布式数据储存、点对点传输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推动区块链在政务服务、科技金融等领域应用。新材料领域,着力打造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依托金发科技、方邦电子、天赐高新等企业,重点发展新型高分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等。新能源汽车领域,依托小鹏汽车等,布局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及动力电池、三电系统、动力总成等核心零部件。氢能源领域,积极参与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建设,依托氢丰氢能院士工作站(氢能创新中心)、中德氢能源研究院、鸿基创能等平台和企业,发展氢能制备、存储、应用。

  (二)加速生产生活数字化升级

  1.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围绕智能制造核心基础部件、嵌入式工业芯片、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成果中试转化,构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体系,提升核心部件、系统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生产装备、生产过程智能化,大力推广“机器换人”,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无人工厂等。大力支持航天云网、阿里云工业互联网等平台企业发展,分阶段推动区内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促进“制造+服务”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和推广个性化定制等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引导制造业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故障诊断、远程运维等产业链延伸服务。

  2.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人口密集区、商业网点以及公共服务重点区5G网络连续深度覆盖。推进千兆光纤进园区、进工厂,百兆宽带上桌面、进产线。支持建设面向垂直行业和重点领域低时延边缘数据中心、算力中心、域名根服务器,完善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高性能数据中心等建设。加快推动百度车路协同智慧交通、广州国际氢能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智慧交通、智能能源、智慧路灯、充电桩、智慧零售终端体系等一批新型市政基础设施,促进公共交通、市政公用设施、地下空间等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与升级。

  3.挖掘数据价值提升数字治理水平。加快在数据确权、数据流动、个人数据保护等领域探索数据安全治理模式,探索开展数据确权流通“沙盒试验”。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研究机构、运营商等各类组织主动开放数据,以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行业为突破口,促进数据共享、流通与价值变现。支持围绕重点行业建设工业数据空间,逐步建立工业数据资源池和流通管理平台,鼓励平台和制造企业开放数据资源目录清单,开展工业数据交易流通试点,研发支撑工业数据可信流通的解决方案,率先形成工业数据交易规则体系。制定面向数字经济的审慎包容监管制度,鼓励推行免罚清单等容错监管方式。

  (三)强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素供给

  1.完善产业链提升工作机制。加强对产业链精准招商的前瞻性战略谋划,研究制定产业链招商指导目录、实施方案等,瞄准全球前沿科技、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核心领军人才、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等,推进产业链强链补链建链延链。积极探索资本招商,充分发挥国资投资平台作用,主动与各类金融机构、投资机构联动,运用联合投资、参股基金等多种方式,构建机制灵活、广覆盖的招商引资基金丛林,通过投资推动重点企业和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国资保值增值。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终身服务”,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企业落地建设服务平台,联动、衔接各职能部门,推动动工项目落地生根,加速落地项目开花结果。

  2.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深入开展省“三旧”改造改革创新试点,坚持总体规划、分批实施、总量平衡。完善“1+20”配套政策,推动审批“流程再造”,实现审查程序再简化、审批周期再压缩。实行全区顶层图、街镇攻坚图、项目施工图“三图合一”,建立挂点包干、共商共谋、合力推进的联动作战机制。鼓励“工改工”“工改新”,推动“工业上楼”,建设“摩天工坊”,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加快导入高新技术产业。

  3.探索新型产业组织形式。探索以汽车、化工、食品等优势传统产业为试点,梳理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相关资源,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上游调用相关制造资源,中游整合软件与系统开发,下游联动市场需求,构建企业、研发机构、投资机构、中介机构和服务机构等共同参与的产业创新共同体。支持龙头企业打造产业互联网,串联区内外产业和创新资源,优化提升供给能力,打造数据驱动、平台赋能、场景再造、敏捷供应的全新生产组织方式,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技术赋能、资本赋能、人才赋能、运营赋能,提升产业效率、降低产业运营成本。

  六、发挥湾顶明珠优势,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把握“双区”建设、“双城”联动、“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同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一)塑造企业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新优势

  1.坚持标准引领、质量提升与品牌带动。增强标准化在创新中的活力和作用,持续深化标准化改革工作,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各级标准制修订;加快完成国家级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验收和推广,推动建设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化服务技术支撑能力,培育和引进一批标准化国际高端人才。资助一批国际质量比对提升示范项目,定期开展检验检测服务能力比对;完善“黄埔云质量”线上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强化检测认证服务;支持企业开展“同线同标同质”承诺,应用全球质量溯源体系。持续开展品牌价值评价工作,支持企业创建商标品牌,支持企业创建商标品牌,推广实施第三方品牌认证,深入开展“星级品牌认证—卓越质量标杆—政府质量奖”品牌培育行动;组织申报国家级(省级)区域品牌、质量示范试点,培育一批特色显著、竞争力强的区域品牌。

  2.多措并举助力企业开拓销售市场。培育一批智慧供应链系统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供需对接和资源共享。充分运用5G、VR/AR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禾雀花”线上线下对接平台。鼓励企业使用“云展示”“云洽谈”“云签约”等新模式开拓国内市场,支持企业举办线上线下产品供需信息发布会。积极推进直播电商为企业赋能,支持企业与直播运营商、直播电商精英合作,充分利用直播带货、场景体验等新业态新模式。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广交会、进博会等国际国内展览会,扩大企业影响力,积极寻求新的合作机会。

  (二)打造广深港澳协同创新共同体

  1.链接港澳高端创新资源。加快新华穗港城、黄埔国际邮轮城、穗港澳航空产业基地、穗港澳出入境大楼等项目建设。推动粤港澳离散制造智能化联合实验室等一批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建设,探索创新实验室的治理机制和模式。支持区内企业联合港澳高校院所,共同组建一批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养等。推进香港大学等港澳高校在区内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探索建设港澳创业就业试验区,优化提升科学城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澳门青年人创新创业部落等平台功能。积极推动与港澳规则衔接,全面推进“湾区通”工程,促进资源要素便捷流动。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开展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QDIE)试点、合格自然人投资者投资境外资本市场(QDII2)试点、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

  2.探索“双城”联动新路径。推进与深圳高新区共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促进两地产学研金机构开展合作。支持两地国家实验室双向互设基地,推动科技人才交流、科研攻关协同、技术转移转化。与光明区打造生命科学成果协同转化新高地,加强与光明科学城的合作,协同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争取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探索与横琴协同发展,与前海共创政策新高地,复制推广一批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自主创新经验和成果,协同开展投资、贸易、金融、知识产权等领域的制度与政策创新。

  3.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积极参与广佛全域同城战略,加强与佛山在先进装备制造、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等领域的协同合作,共同打造若干万亿级产业集群。深化与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战略合作,重点开展5G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等领域的研发和应用展示,积极探索共建、共享两地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技人才交流、科研攻关协同、科研资金流通、技术转移转化,共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造大湾区全面深度合作先导区。积极参与“广深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建设,协同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开拓“一带一路”合作新局面

  1.谱写中新合作新篇章。扩展与新加坡在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智慧城市、金融等领域合作,打造国家级双边合作新标杆。加快推动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广州创新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引进一批顶尖科研人才和团队,促进国际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快建设中新国际知识产权创新服务中心、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研究设立广州中新知识产权商学院,完善知识产权国际化服务机制。抓住国家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契机,加快集聚各类金融要素和金融资源。建设并完善中新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

  2.探索中乌合作新局面。推动中乌(黄埔)国际创新研究院建设,围绕先进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领域,谋划形成“一院多中心”格局。深化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弗兰采维奇材料问题研究所、通用和无机化学研究所、超硬材料研究所、巴顿焊接研究所等高水平科研院所的合作,探索共建平行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鼓励区内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聚焦科研及产业化的联合研究、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项目实施等方面,与研究院展开多层次、跨领域合作,推动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相关科技成果在区内转化应用。

  3.打造中以合作新典范。强化与以色列在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装备、创业投资等领域的合作,加快建设中以生物产业孵化基地等创新载体,扩大中以生物产业基金规模,围绕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装备等领域,加强产业技术转化和应用。加快建设中以国际生命科学平行孵化中心,吸引集聚一批创新创业成果及人才资源。优化提升“中以生物科技之桥”项目对接会等活动,促进以色列创新技术与本土企业、高校开展项目对接和产业交流,打造中以合作的品牌盛会。

  4.拓展与日韩、欧洲合作新渠道。推进与日本在生物医药与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合作,规划建设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对接引进日本研发创新资源和产业化项目。加强与韩国在新型显示等领域的创新合作。加快中欧区域政策合作试点地区建设,引进瑞士、荷兰、瑞典等国家的创新和产业资源;充分发挥中欧企业合作促进中心的海外资源优势,加强对英国、欧盟清洁能源、高端教育、高端医疗等产业项目的引进力度。支持中德氢能源研究院建设,围绕氢能源、能源互联网及清洁技术与欧洲研发机构和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

  (四)积极探索跨区域合作新模式

  1.深化与国内园区合作共建。加强与中关村等国内先进高新区的务实合作,发挥各自在制度创新、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对外合作、园区建设、营商环境等领域的经验和优势,协同构建开放发展新体制、创新发展新联盟。依托京广协同创新中心,围绕人工智能、智能装备产业,构建一流的跨区域科研成果产业化生态圈。以建设广清合作区、广铜合作区等为契机,积极探索创新跨区域合作模式、合作机制、共建方式等,输出先进发展理念、品牌和成功经验,提升经济效益、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2.实现高水平“走出去”。积极参与中国—沙特吉赞产业集聚区等海外园区建设,推进沙特石油化工化纤一体化、深工新材等一批中沙产能重点项目合作。支持区内平台、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孵化器、生产基地、营销网络等,带动技术、设备和服务输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

  七、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打造开放绿色的创新发展环境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绿色化的营商环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强创新政策先行先试,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争创国家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1.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再突破。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改革系统集成,谋划一批战略性改革和引领型改革,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综合授权改革试点,以清单形式批量申请省、市授权支持。推动广东自贸试验区省级权限、市级权限全面赋予中新广州知识城。推进知识城、鱼珠片区纳入自贸区扩区范围,落实科学城复制知识城省级管理权限和财税、用地等政策。在黄埔综合保税区内深入实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在国际规则衔接、人才服务、金融创新、政策兑现等方面大胆探索。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争取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试点“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探索科研任务和项目组织实施的新模式,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和其研发过程的动力。落实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积极引进南方数字交易所,推动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

  2.推动政务服务品牌再提升。坚持“企业有呼、服务必应”,深化“来了就办、一次搞掂”“承诺制信任审批”“订制式审批服务”等行政审批改革创新品牌,提供流程最优、材料最简、成本最低、时间最短的审批服务。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积极跟进事项动态调整,进一步巩固“一门、一窗、即办”率。推广企业投资建设项目三阶段、承诺制信任审批办理施工许可,实现“拿地即动工”。深入开展综合许可改革,将行业经营、项目开工涉及的多个审批事项进行一次性综合许可。开展电水气热网联办改革。探索“区块链+信用监管”“区块链+商事服务”等模式,创新“AI+政务”,实施智能秒批(核)。创建广东省信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试点,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行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建设更具弹性的包容审慎监管制度,探索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施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相分离、一套图纸跑报建。全面落实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措施。升级“一门式”政策兑现服务,探索免申即享、主动兑现等新模式。

  3.推动知识产权综改再深化。加快建设知识产权服务园区、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创建知识产权跨境交易平台。建设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中心,发展质押融资,持续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发行证券化产品。推广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争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试点示范区,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示范企业。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资源集聚优势,实行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健全“行政+司法+仲裁+调解”结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涉外维权预警机制。

  (二)探索制度与政策创新

  1.优化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强化高新区管委会对各分园的规划引导、资源配置、考核评价、统计管理,加强高新区整体形象的主动展示和宣传,推动创新要素在园区间自由流动和共享,促进各园区紧密合作、协同发展。探索建立以“岗位管理制、绩效考核制、薪酬激励制”为特征的人事与薪酬制度,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完善国有企业激励制度,深化国有企业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2.构建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完善“金镶玉”系列政策及配套实施细则,做好政策兑现。围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用、应用场景、产业创新共同体、大企业平台化、技术移民、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等方面,积极向国家和省、市争取相关权限,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构建基于创新能力评价的科技企业增信机制,为企业提供精准政策和服务。推动湾区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改革与规则融合,重点在促进资金跨境使用、科技人才跨境便利流动等方面取得政策突破,促进穗港澳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便捷流通。

  3.探索包容审慎监管制度。充分挖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需求,研究设计促进相关企业及新兴产业爆发成长的新经济制度,对数据安全、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规范进行快速迭代。加强对新生事物发展规律的研究,感知产业跨界机遇与诉求,分类量身定制包容审慎的监管规则和标准,营造包容试错的制度环境。建立产业共治机制,吸引产业界、科技界、投资界、智库等多元主体参与,形成以业界共治引领多元民主协商机制的产业治理新格局。创新平台企业监管理念和方式,建立健全适应平台经济发展的新型监管机制。

  (三)争取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园区

  1.完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持续开展绿色项目、绿色企业的认定管理工作。支持区内企业、研发机构等申请国家、省绿色技术相关研发项目,加大奖励与资助力度。探索制定发布绿色技术推广目录、绿色技术与装备淘汰目录等,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方向,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绿色产业。加强产品能耗限额、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强制性标准的执行力度,倒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与升级改造。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鼓励国有企业、其他企业自主开展绿色采购;用政府采购的方式,购买市场急需、实用性强、开发基础好的共性关键绿色技术,并向社会免费推广应用。

  2.促进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推动各类绿色金融组织机构集聚发展,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绿色支行、绿色金融事业部等,引进和设立绿色评估认证、环境风险评估以及与绿色金融相关的资产评估、信用评级、金融信息等机构或行业协会。设立绿色金融风险补偿资金池,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企业、绿色项目的信贷支持,开展排污权、节能量(用能权)、水权和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抵质押业务。鼓励保险机构向企业提供贷款保证保险、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绿色农业保险、药品置换责任保险、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保证保险等创新型绿色保险产品。设立绿色产业引导基金,吸引撬动社会资本设立子基金,重点投资绿色产业和绿色技术创新企业。

  3.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推动城市更新,大力实施旧村拆迁改造,优化提升发展空间和面貌。打造立体化交通网络,加快地铁、有轨电车线网以及重要交通节点、重点路网建设,推动黄埔高铁站、知识城高铁站、穗莞深城际轨道等高快速路建设,融入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打好蓝天碧水青山净土四大保卫战,着力打造天鹿湖森林公园、隆平国际现代农业公园等生态景观,严格执行环保准入标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凝聚政府部门、基层党组织、社会各阶层人士力量。建立高新区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题讨论会,对高新区发展重大战略和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决策。成立由专家、学者、企业家等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为高新区创新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二)加大资金支持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重大项目、专项资金支持。加强财政预算和规划实施的衔接,统筹财政资金投入,围绕规划重点任务积极予以保障。健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高新区创新创业生态建设。

  (三)强化考核评价

  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鼓励开展第三方评估,强化监测评估结果应用。将重点目标纳入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考核评价,通过组织专项督察、专题会议研究等方式推动考核评价工作的落实。

  (四)做好规划落实

  建立工作责任制,对重点任务进行详细分解,逐级落实明确责任。与国家、省、市有关规划做好衔接,围绕基础研究与成果转移转化、重点产业发展等方面编制专项规划或行动计划,形成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