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注册公司流程费用条件 西安注册公司 西安代理记账 西安商标注册

81万人受益!郑州高新区喝上了丹江水

(来源:网站编辑 2024-10-20 11:40)
文章正文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田育臣

9月26日上午10点,郑州高新区梧桐水厂水源切换工程试通水运行,梧桐水厂水源将由原来的黄河水,逐步切换为南水北调水。这也意味着,郑州高新区81万市民、8.7万家市场主体终于能用上了丹江水。据悉,这是郑州水务集团推进郑州市供水“一体化、一张网”改革的首个落地项目。

◆郑州高新区81万市民喝上丹江水

9月26日上午10点,郑州南水北调配套工程22号密垌口门侯寨水厂供水连接工程支线,开始向郑州市梧桐水厂调试供水。

“水源切换,是个逐步的过程,并不是一下子全部切换。”郑州天健水务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赵永强介绍,防止因水源切换时水压变化过大,对管网和水质造成一定影响。

其实,从今年5月起,高新区的部分居民已先尝到了丹江水。记者了解到,为解决高新区多年来水压低问题,郑州水务集团初步完成高新区供水业务整合,实现高新区供水管网与市中心管网的互通,从5月5日起,通过管网调度逐步向高新区西部区域补充南水北调成品水。截至目前,每天调入高新区的南水北调成品水约4万吨,占高新区总供水量的40%,实现了常态化补水。

“高新区的水源置换连通工程,有三个特点:顶管作业比较深;作业点距离河流近,地下水较多;同时施工管径比较大。时间紧、任务重,这些因素给施工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郑州楷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泉在接受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尽快具备通水条件,施工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只用了15天,完成了原本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完成的任务。

据悉,梧桐水厂南水北调水源置换完成后,郑州高新区将实现南水北调水源全域覆盖,郑州市南水北调受益人口将增加81万人,受益市场主体8.7万家,受益面积将增加99平方公里。这也是继今年8月23日郑州市南部片区48平方公里南水北调水源通水后,又一个供水工作突破。

◆水权交易2920万立方米/年用于水源置换

为了让郑州高新区市民早日喝上南水北调水,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河南省水利厅、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郑州市水利局、郑州市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以及郑州市城市管理局、郑州水务集团、郑州自来水公司等相关单位,加班加点连轴转,力争将水源置换工程向前推进……

图片

高新区要喝上丹江水,主要需要解决两大难题:一个是取水口供水能力,一个是水量指标配置。赵永强表示,经省水利厅、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批准,密垌口门泵站的“一托二”工程技术创新。在保证原有功能基础上,通过对密垌口门泵站实施工程改造,增加了同时具备向侯寨水厂和梧桐水厂双向供水的功能,充分发挥了南水北调分水口门的综合效益。

9月1日,河南省水利厅下达了《关于郑州市梧桐水厂取用南水北调分配水量的意见》(豫水调〔2023〕11号),要求郑州市水利局"组织开展22号口门增加向梧桐水厂供水的可行性论证工作"和"应对通过水权交易获得的水量指标进行统筹分配"。

在此基础上,省水利厅、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加强了郑州市自22号分水口门向梧桐水厂供水的技术指导工作,并开辟绿色通道,加紧各项手续审批。省水利厅郭伟副厅长、南水北调管理处石世魁处长、郭贵明处长先后多次听取郑州市工作汇报。9月15日,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主任胡国领亲自主持高新区南水北调水源置换工程可行性论证;9月19日,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召开专家评审会,批准高新区南水北调水源试通水调度运行方案;9月21日,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正式批复同意了郑州市高新区的水源置换,正式下达水量调度函。

按照郑州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郑州市水利局积极统筹协调,通过水权交易落实南水北调新增水量指标2920万立方米/年,用于梧桐水厂水源置换,破解了水量指标的梗阻难题。

同时,在河南省水利厅、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今年8月23日,南水北调22号密垌口门泵站改造完成,正式通水运行,顺利实现郑州市南部片区水源置换,为此次梧桐水厂南水北调水源置换创造了有利条件。

侯寨水厂水源置换为南水北调水后,原来从北边高新区石佛沉砂池向侯寨水厂引水的30公里引水管道正好有了用武之地。赵永强介绍,通过现状DN1400、DN1200侯寨水厂原输水管,反向将南水北调水向北输送至石佛沉砂池位置,与梧桐水厂双趟DN1000原水管道连通,这样就满足了梧桐水厂约15万m³/d的南水北调水源的需求。

◆高新区实现双水源保障,告别“低压区”

据了解,郑州高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主要由梧桐水厂承担供给,长期以来,水源一直取自黄河引水的石佛沉砂池西池,为单一水源。

公开资料显示,梧桐水厂供水区域为西南绕城高速以东、陇海铁路以北、西流湖以西、新龙路以南,供水面积99平方公里,DN300以上的供水管网长达303.13公里。其中,注册用户26.12万户。2022年,该水厂年供水量达3950万立方米,最高日供水量达14.7万立方米。

郑州天健水务公司副总经理吉志勇介绍,2011年,梧桐水厂建设时,受郑州市南水北调口门分布和水量指标限制,以黄河水作为水源。

随着高新区人口的增长,该水厂的供水能力也逐渐显得捉襟见肘。加之高新区的地势因素,更加剧了供水矛盾的激化。据了解,梧桐水厂位于高新区东南部,高程约106米,高新区地势为西高东低,西南片区是全区高程最高点,高程约118米,也是供水最不利点,高差约12米。每到夏季供水高峰来临,高新区水压便出现问题,尤其是供水管网末梢,经常出现水压不足的情况。

今年5月起,西线调水并网后,该区域的平均供水压力提高了约0.05MPa,管网压力有了较大改善。今夏供水高峰以来,高新区水压问题投诉量也较往年有明显减少。

图片

“这次改造,对高新区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郑州自来水公司供水“一体化、一张网”改革办公室主任马腾介绍,首先是实现供水“一张网”后,管网的互通,水源由黄河水置换为南水北调水,让高新区和市区用上一样的成品水,水质进一步提升。第二,从单一的沉砂池黄河水水源,实现了黄河水、南水北调水的双水源保障。第三,通过郑州市供水管网与高新区供水管网的互联互通,实现了高新区供水管网由“枝状”向“网状”的转变,原供水管网末端“低压区”的水压提升,运行更趋均衡稳定。

郑州自来水公司企划部主任张垚介绍,高新区与荥阳市合作共建区域272.5平方公里,现有城区99平方公里,共371.5平方公里。2035年,高新区的规划人口规模将达到144万人。针对高新区现有城区及合作代建区域(荥阳高村乡、广武镇)供水基础设施,他们组织、启动了《高新区给水工程专项规划》(2023-2035)的编制工作,将高新区供水系统的规划引领,纳入全市供水一盘棋,保障高新区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持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运营 实现同城同质水

此外,高新区能顺利实现水源置换,与郑州市“一体化、一张网”的战略部署以及郑州自来水公司完成高新区供水业务整合分不开。

根据郑州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市供水“一体化、一张网”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办公室设在郑州市城市管理局。郑州市国资委按照“强支撑、挑大梁、快发展”的总要求,推进全市供水体制机制改革,今年2月15日,郑州自来水公司顺利完成郑州汉威公用事业科技有限公司(更名为郑州天健水务有限公司,为郑州高新供水有限公司的母公司)65%股权转让及工商变更;6月5日完成郑州高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35%股权无偿划转,实现郑州自来水公司的全资运营。

在此次高新区“一体化、一张网”整合中,高新区管委会各级领导站位区域民生改善长远发展,主动融入城市供水整体发展,及时解决了整合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问题。

“高新区供水业务整合工作,是郑州市推进供水‘一体化、一张网’改革的首个落地项目。郑州自来水公司全资运营后,正在推动高新区在供水规划、资源、建设、运营方面‘一体化’全要素保障体系,逐步实现水源保障、水厂互备、管网互通、信息共享的供水‘一张网’发展格局,为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郑州水务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建伟说。

当前,为了保障供水安全,实现郑州市供水事业高质量发展。郑州市委、市政府一直在推进落实全市供水“一体化、一张网”战略部署,大力推进供水基础设施“一体化、一张网”建设和运营,着力解决水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充分、供水经营主体分散、规划建设区域分割、服务标准不统一、应急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

与此同时,郑州水务集团正在加紧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努力实现全市供水同城、同质、同标准、同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