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晖航空研发的无人机天马JH-220
无人机正在进行检测认证
搭载清洁助手的多旋翼无人机智飞-100
无人机正在进行检测认证
只要拿一张设计图纸,在长安区长岭产业园内,羚控科技生产基地就能打造一架完整的无人机;在渭南市高新区3D打印基地内,由君晖航空生产的一台多旋翼无人机搭载着机器人,飞上光伏板进行清洁;在西安无人机检测认证中心内,技术员娴熟地操作着设备,为无人机进行无线电干扰测试……“西安智造”的无人机加速“飞入”千行百业。2月26日至27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从蓝天到地面之间,低空经济催生出万亿级的市场空间,在西安以无人机为代表的硬科技企业正“振翅欲飞”,向天空要发展。
赛道热
头部企业入局 竞逐万亿低空经济市场
去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2月,西安将开辟低空经济新赛道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中。迎来政策“风口”,无人机、载人直升机、eVTOL等航空器开始从小众市场走入了大众视野。
2月26日上午,记者走入西安无人机头部企业之一的西安羚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看到展厅内陈列着不少高精尖“宝贝”,有用于火箭发射快速部署的共轴双旋翼无人机、冒着海风完成滞空监测作业的系留无人机,还有以电力驱动的长航时复合翼垂直起降无人机……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消费级无人机,除了外观的差异外,这里的无人机“内核”更强大,每一款无人机可搭载不同载荷设备,执行科学观测、应急通信、物流运输等任务。
“低空经济一端牵着先进制造业,一端连着数字经济、新型消费等新业态。”西安羚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友彬表示,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航空器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航空器研发、生产、销售以及低空飞行活动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保障、衍生综合服务等领域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经济形态。这其中,无人机的制造与应用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在这条万亿产业的赛道上,不少无人机头部企业不断革新技术、迭代产品,竞逐全新的消费市场。
由羚控科技研发的“哨兵”复合翼自动机场系统已经在山东威海、新疆、内蒙古等地试点投用,印证了无人机在民用领域也拥有广阔的前景。记者通过视频看到,一架名为“斥候”的白色无人机从自动机场平台上起飞,宛如大雁展翅般翱翔在寒风呼啸的雪天里,它沿着事先规划好的航线开始自动巡检、长距离飞行,从厂区管线到山区管线位置实时叠加在无人机载荷视频上,即使在千里之外也可以通过监控平台直观查看;任务结束,无人机精准降落、收起旋翼,随后自动机场平台缓缓合上顶盖,将无人机“吞”入储藏仓中。
“低空经济热了起来,不少外地无人机龙头企业都将研发中心设在了西安。但同时大部分本土无人机企业规模较小,不具备自主研发与制造能力,经营模式多为采购组装产品为主。”孙友彬坦言,目前低空经济处于孕育期向成长期过渡的爆发前夕。随着今年1月1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的正式实施,意味着产品走进市场前必须取得三证,即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单机适航证。这将构成行业进入壁垒,无人机企业很快将迎来洗牌整合。
实力强
探索应用场景 让无人机飞入千行百业
2月26日下午,记者还未走入厂房,就听到了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在渭南市高新区西安君晖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几位装配调试人员正在为一架翼展长7.34米、机身长4.15米的天马JH-220总装总调。宽敞明亮的车间根据装备步骤被划分为工具存放区、生产零件验收区、整机组装区、线束焊接区、航电动力系统测试区、整机联调测试区等,每一架无人机都要经过7道环环相扣的特定工序后才能走下生产线。除了生产车间外,基地内还设有无人机系统研发设计与飞行试验等部门。
“生产基地配备了数控加工、激光切割、热压罐、喷漆工站等高端设施设备,具备从产品设计、模具制造、加工处理、产品组装到测试试飞的完整无人机产品生产链条。”西安君晖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磊表示,低空经济由“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行服务与低空飞行保障”四大产业构成。目前,民用市场应用较多的产品为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应用场景局限在航拍、物流、农业植保等。由于缺少稳定的市场需求、成熟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导致低空运行服务市场冷清。
立足西安,如何创造具有城市特色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了蹚出一条新路,君晖航空瞄准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西安乃至西北地区的光伏发电项目。石磊向记者介绍,长期在户外经历风吹日晒,光伏板难免会存有风沙与污垢,为了不影响发电效率就需要定期清洁。传统采用人工手洗的方式价格高、效率低,特别是在一些坡度较大的光伏板上作业危险系数很高。针对这一痛点,君晖航空设计研发了一款多旋翼无人机智飞-100,通过吊装结构搭载了一台清扫机器人,它可以通过自身AI视觉系统进行自主感知、规划、决策,实现自动化清洁作业。
“从西北市场试点的项目来看,用‘无人机+机器人’的方式为光伏板进行日常巡检与定期清洗,大有可为。”石磊算了一笔经济账,以约6000平方米的屋顶光伏为例,若采用传统人工方式,需3个员工耗时24小时方能完成对光伏组件表面的清洗工作。在无人机的加持下,仅需2个员工耗时8小时就能完成清洗工作。清洗后,光伏发电量可提升7%至10%。这对光伏企业而言,一年能增加5万元至8万元的收入,而购买无人机清洁服务的花费仅占增加收益的30%。
据记者了解,今年这架搭载着清洁助手的无人机还将飞入高陵工业园区、阎良工业园区进行试点应用。
后劲足
打造行业标准 推动通航产业蓬勃发展
发展低空经济,首先要让通航飞起来、强起来、兴起来。
由西北民航管理局、西安航空基地指导,陕西西北通用航空协会发起成立的陕西西北通用航空协会标准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是引领通航产业良性发展的“智囊团”,通过牵头起草团体标准、开放共享前沿技术、上门辅导企业应用等举措,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助力通航产业展翅高飞。
“航空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在通用航空领域相关技术还是比较封闭。”陕西西北通用航空协会标准建设委员会秘书长徐涛介绍,自去年6月起,标委会走访调研了大量企业发现,它们在研发中面临着同样的痛点,即无法将螺旋桨与发动机调整至最佳匹配状态,有较大的可优化空间。对此,标委会迅速组织行业专家论证、实验并起草《无人机桨发匹配试验技术规范》,定义了不同类型无人机与发动机之间的最佳匹配状态,包含桨发匹配技术的试验方法,及对试验模型、试验设备、试验程序、试验数据处理以及试验报告编写的要求,并给出了桨发匹配技术说明、注意事项以及案例,为企业研发设计产品提供了科学指导。
徐涛表示,螺旋桨与发动机两者的匹配性、自适应性是决定无人机技术水平、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该团体标准将于今年3月正式发布,从市场角度来看,标准的推出将促进航空材料与发动机技术发展,也将为企业节约投资成本,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2月26日,在陕西西北通用航空协会标准建设委员会首席专家宿奉祥的带领解说下,记者参观了位于长安区科源三路的西安无人机检测认证中心(以下简称“认证中心”)。虽然认证中心还处于建设阶段,但厂区内已安装好霉菌模拟试验箱、低气压环境模拟实验箱等可靠性环境模拟精密仪器,另外电磁兼容实验室与外场飞行试验区已完成建设。
随着《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的实施,无人机企业参与投标必须解决产品检测认证的难题。今年,认证中心为陕西安航航空、羚控科技提供了无人机可靠性检测、飞行性能测试、碰撞试验、环境适应性检测、电池充放电性能测试等多项检测,并出具了检测认证报告书。
“认证中心的投用,在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的同时,打通了无人机产品快速推向市场的通道,填补了国内无人机认证领域的空白。”宿奉祥信心十足地说,今年认证中心将逐步扩大组织成员,与国内权威实验室签约授权,全面完成国家标准检测内容建设,形成多学科、多领域技术应用聚焦效应,为西安低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向未来
优化空域资源 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园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全国通用航空、无人机相关现存企业达6.67万家,其中西安以2915家位居全国第三名。近两年,西安通用航空、无人机相关企业注册量增势明显,2022年共注册553家,同比增长338.89%;2023年注册1082家,同比增长95.66%。
“西北工业大学飞出了中国第一架无人机”,走访中,这句话被专家与行业精英多次提及。逐鹿“低空之城”,西安有基础、有实力,产业链上下游有意愿、有信心。
低空经济是一个新的课题,想要“展翅高飞”,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走访中,不止一位专家提到,西安的低空空域是一个未被充分开发的资源。宿奉祥坦言,开放低空空域可以从300米以下开始尝试,由政府牵头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园,为企业划出一片“试验田”。
石磊表示,低空经济是万亿产值的“蓝海”,想要逐鹿“低空之城”,只会造无人机显然不够。徐涛认为,只有扎实建好低空基础设施,如在写字楼顶层设置停机坪、尽快补充建设相应通信设备等,才能“飞”出消费场景。孙友彬建议,西安可以尝试用无人机撬动文旅消费新场景或是开发高附加值的低空出行服务,如城市定点到高铁站或机场的“空中的士”、医疗运输等。
“时不我待,动起来才能抢占先机。”多位专家学者与行业精英振奋地说,由政府部门制定细化的实施方案,牵头为西安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西安逐鹿“低空之城”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我们可以憧憬,在不远的未来,低空经济将改变大家的生活方式,在西安除了“City Walk”或许也能“City F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