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经开区
西部网讯(记者 王佳祯 贺桐)这个10月,西安经开区的企业再次因一项新政“沸腾”。
西安经开区在10月中旬重磅发布了针对企业落户和发展的奖励政策——《经开区实施“四新战略”促进高质量发展三十六条政策》,“三十六条”中,每一条都是让企业获得奖励的“干货”,足见经开区对企业的诚意满满。与政策相对应的是,未来三年,西安经开区最高将拿出9亿元的资金,平均每年奖补3亿元支持企业发展,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这意味着,最高9亿元的真金白银,将成为助推经开区新一轮发展的“奖池”,坚定企业发展的雄心和信心。同时,这也是西安经开区为全面实施“四新战略”,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型经济技术开发区,而特别制定的“三十六条”高质量发展政策。我们可以从这“三十六条”中窥得经开区未来建设的方向。
西安经开区
聚焦一:经开区“三十六条”将带给企业怎样的实惠?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西安市北部,由中心区、出口加工区、泾渭新城、草滩生态产业园等四个功能园区组成。到2021年,经开区生产总值突破了千亿关口,成为西安市继高新区之后,第二个生产总值破千亿的开发区。这一年,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2家,工业产值超过百亿企业2家,实现总产值1967亿元,同比增长18.7%,总量占到全西安市近1/3。
企业能够稳定发展,极大取决于地方的支持与政策。此次发布的“三十六条”分为七个部分,囊括了企业生存成长的各个阶段。总体来看可以分成四大重点,一是对企业现有经营与服务的奖励,二是对企业升规提产、上市挂牌的奖励,三是支持企业创新的奖励,四是支持企业跨境发展。
从支持企业入区落户到支持产业项目建设,从支持产业协作配套到支持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从支持中小工业企业升规到支持上市挂牌后备企业梯次培育,从支持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到支持创新平台建设,从支持外资加大投资到支持企业跨境发展……企业在任何方面“达成成就”都有机会获得多则400万元、少则5万元的奖补资金,且能够在不同类目上获得多次奖励。
“三十六条”政策的出台,再一次优化了经开区的营商环境,形成一股企业发展和政府助推的磅礴合力,加速经开区投资开发的良性循环。
西安经开区
聚焦二:经开区“三十六条”如何助推“科创新引擎”?
近年来,经开区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4+4+4”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硬科技产业发展实际,以省、市关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总体要求为抓手,统筹各类科技资源要素,从科技企业梯队建设、创新驱动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集聚、创新创业生态营造等方面实现突破,打造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
为达成西安经开区“科创新引擎”这一重大战略蓝图,首要任务是加快秦创原建设,促进科技创新迈向应用。
“三十六条”中,西安经开区主要从四个方面加强创新引领,务求建立起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态势:一是支持企业创新主体建设,鼓励企业投入研发;二是支持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研发机构纳入重点平台建设;三是支持科技企业梯队培育,表彰通过技术认定的企业;四是支持创新创业创造生态,鼓励双创载体建设。
此外,政策还支持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对承担省、市“揭榜挂帅”项目的企业,按照省、市支持额度的10%给予资金支持,最高300万元;对首次认定的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从认定年度起,每年工业产值增长15%以上的,当年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资金支持,每家企业最高支持3年。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国运所系,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发挥更关键、更强劲的支撑引领作用。经开区对科技创新的奖励能够极大加强区内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营造鼓励创新发展的氛围,全方位提高企业科技水平,打破技术封锁和垄断,建立起自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堡垒”。
西安经开区
聚焦三:经开区“三十六条”如何赋能“开放新门户”?
经开区依托先进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基础,培育企业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着力打造“开放新门户”。今年,经开区搭建了全省首个出口信用促进平台,投资建设中欧合作产业园,签署《共建“一带一路”中欧合作产业园战略框架协议》,打造“一园两国”产业发展新模式……为区内企业铺好国际“红毯”,也为企业在国际上“开疆拓土”给予丰厚奖励。
“三十六条”政策中,多次就开放发展这一主题设立奖补内容。
在吸引外资方面,经开区对当年累计完成5000万美元、4000万美元、3000万美元、2000万美元、1000万美元、500万美元直接投资的工业企业外资纳入商务部统计认定后,分别给予企业150万元、120万元、90万元、60万元、30万元、10万元资金支持。
此外,经开区支持企业跨境发展,对跨境贸易额较上年同比增长超过15%的外贸企业,其年国际货运、出口信保、贷款利息、境外展会展位费、国际认证等各项费用总计超过1000万元的,在市级补助基础上再给予25%配套支持;政策还支持跨境电商的发展,对通过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验证纳入海关统计,年交易额达到300万元以上的企业,按照在线交易额的1%给予资金支持,最高20万元。
“四新战略”中,“开放新门户”的要求将经开区企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摆上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这不仅表明了经开区对跨境发展企业的照顾和帮扶,还体现了经开区加强开放,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未来,经开区仍然要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机遇和挑战,构建国际合作大格局。
西安经开区
聚焦四:经开区“三十六条”能否带给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政策的第六部分,便是围绕文化产业的重点扶持。经开区明确,支持文化企业入区落户、申创认定和发展升级。
与“四新战略”对照来看,经开区要建成都市新中心,就必须要在文化产业上下足功夫,尤其是作为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存的古城西安的新中心,经开区更需要以足够强的文化吸引力傍身,让城市文化中心“北移”,让游客和市民选择经开区。
政策在促进文化企业入区落户,助推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极大丰富经开区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政策明确,对区内新评定的5A、4A、3A级别旅游景区,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资金支持;而在“三十六条”,专门为促进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而制定的第四部分中也明确,加快打造特色商业步行街、夜间经济消费聚集区、高品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对项目建设期内建成并经过市区联合验收的,给予20万元资金支持。
此外,经开区对企业落户和发展的支持加强了就业活力,创造了一大批就业岗位,为居民增添了多样的就业选择,丰富了居民的生产生活内涵,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西安经开区
聚焦五:“三十六条”是否能助推经开区融入新时代国家发展大局?
工业化的高质量发展,是西安经开区发挥工业集聚优势,立足于深厚工业基础所要承担的重任。“三十六条”的出台,为产业链供应链加强了韧性,提高了安全水平,经开区用真金白银的奖补夯实了区内工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地基”,立足“四新战略”,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激发企业信心,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示范区。
今年,西安市印发《关于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西安市各开发区赋予鲜明定位,要求开发区据此进一步优化完善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强化产业协同与配套联系,提高开发区的产业实力和发展质量。西安经开区的定位为:以汽车、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为重点,围绕国家科技创新示范区、国家先进制造业示范区、国家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国家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建设目标,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型经济技术开发区。
西安经开区
西安经开区针对全区产业基础、特点和优势,研究制定了《经开区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工作方案》,坚持“横向成群、纵向成链”的理念,从6个产业领域确定了商用车产业链、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有色金属材料产业链等11条重点产业链。
根据经开区“四新战略”发展行动方案,到2025年,GDP将突破1800亿元,力争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规上工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形成汽车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过百亿元企业10家以上。
未来三年,9亿元“奖池”将再次激活经开区企业发展活力,助力经开区达成2025年蓝图目标的同时,也为西安市、陕西省的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能,为国家的战略布局贡献出澎湃的“经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