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注册公司流程费用条件 西安注册公司 西安代理记账 西安商标注册

新公司法视角下,公司对外担保应注意的六大要点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9-21 20:58)
文章正文

新公司法视角下,公司对外担保应注意的六大要点

2024-02-23 08:02

发布于:山西省

新公司法视角下,公司对外担保应注意的六大要点

浙江一墨(北京)律师事务所 周心畅律师

2023年12月29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下称“新公司法”)公布,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随着新公司法的颁布,公司对外担保的一些常见问题在法律层面得到了进一步明确。

根据新公司法第十五条(原第十六条)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应当经股东会决议。前款规定的股东或者受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前款规定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在此背景下,结合《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下称“九民纪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下称“担保制度解释”)中对于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相关问题的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称“民法典”)等相关规定,笔者就现阶段公司对外担保以及债权人接受公司担保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简要梳理。

注意要点一:公司对外担保未经公司机关决议,或导致担保合同无效

从新公司法第十五条的规定来看,经董事会、股东会决议是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应当经股东会决议。但实践中,未经过董事会、股东会决议,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对担保合同进行签字,或公司实际控制人直接在担保合同上加盖公司印章的情形时有发生。

对于公司未经公司机关决议而签订的担保合同是否有效问题,在过去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随着近年来民商事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目前来看,虽然公司法对公司对外担保行为作出了程序方面的要求,但在未经公司决议的情况下签订的担保合同,民法层面更倾向于不直接否定担保合同效力,而是要根据相对人是否善意判断其是否有效。

具体而言,在民法典颁布后,担保制度解释第七条已对此进行明确:“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违反公司法关于公司对外担保决议程序的规定,超越权限代表公司与相对人订立担保合同,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法典第六十一条和第五百零四条等规定处理:(一)相对人善意的,担保合同对公司发生效力;相对人请求公司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二)相对人非善意的,担保合同对公司不发生效力;相对人请求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参照适用本解释第十七条的有关规定。”此外,担保制度解释第八条还规定了几种未经公司机关决议但担保合同有效的例外情形,具体见下文第四点。

因此,未经公司机关决议并不直接导致担保合同无效。但从债权人的角度,如忽视这个环节,又极有可能被认为非善意,继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具体见下文第二点。故公司在对外担保中,仍应注意程序合规,按照公司章程要求就对外担保行为提交董事会或股东会决议。

注意要点二:债权人未审查公司担保是否经公司机关决议,或导致担保合同无效

如前所述,公司对外担保未经公司机关决议,在相对人善意的情况下仍然是有效的。而针对这一情形,实践中对于判断相对人是否善意已形成了具体标准。根据担保制度解释第七条第三款规定:“第一款所称善意,是指相对人在订立担保合同时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相对人有证据证明已对公司决议进行了合理审查,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构成善意,但是公司有证据证明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决议系伪造、变造的除外”。

换言之,如公司对外担保未经公司机关决议,而债权人又未对公司对外担保的决议进行审查,在此情形下一般认为债权人未尽必要的注意义务,主观上非善意,担保合同不对公司发生效力。故不论是从实质还是从程序上,债权人在接受其他公司担保时,均有必要审查该公司的担保行为是否已经公司机关决议。

根据九民纪要的意见,该项审查并不需要特别严格的专业性,仅限于形式审查。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就公司股东、董事签字进行笔迹对比,进一步防范担保人可能提出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决议系伪造、变造”的抗辩。

注意要点三:担保合同无效时公司仍需承担法律责任

在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况下,因公司在签订担保合同时未通过公司机关决议本身存在过错,且基于公司已对外签订担保合同这一行为,相对人对公司承担担保责任负有信赖利益,故作为担保人的公司仍应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担保制度解释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主合同有效而第三人提供的担保合同无效,人民法院应当区分不同情形确定担保人的赔偿责任:(一)债权人与担保人均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的赔偿责任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二)担保人有过错而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对债务人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赔偿责任;(三)债权人有过错而担保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注意要点四:特定情形下担保合同未经公司机关决议不导致无效

根据担保制度解释第八条规定,在特定情况下,即使公司签订担保合同未经公司机关决议也不导致担保合同无效。具体规定如下:“有下列情形之一,公司以其未依照公司法关于公司对外担保的规定作出决议为由主张不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一)金融机构开立保函或者担保公司提供担保;(二)公司为其全资子公司开展经营活动提供担保;(三)担保合同系由单独或者共同持有公司三分之二以上对担保事项有表决权的股东签字同意。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不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

从担保制度解释第八条规定的具体情形可知,在可以明确对外签订担保合同是公司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如担保是公司主营业务或是正常经营所需,以及担保合同已经过公司股东绝对多数同意的情形),即使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担保未经公司机关决议,公司仍应承担相应担保责任。

注意要点五: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应承担赔偿责任

担保制度解释第七条中明确,如法定代表人对外越权担保,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法典第六十一条和第五百零四条等规定处理。其中,民法典第六十一条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虽然,在公司与债权人的外部关系中,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其行为之法律后果仍由公司承担,但在公司内部,法定代表人的越权担保行为显然存在过错,且该行为或将侵害公司及公司股东的利益,故法定代表人最终应承担相应责任。

随着民法典的颁布及相关司法观点的不断明确,新公司法中也配套增加了相应规定。新公司法第十一条新增规定:“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公司承受。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对法定代表人职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公司承担民事责任。公司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注意要点六:公司在担保期间内简易注销,股东或将承担连带责任

此次新公司法修订新增第二百四十条:“公司在存续期间未产生债务,或者已清偿全部债务的,经全体股东承诺,可以按照规定通过简易程序注销公司登记。通过简易程序注销公司登记,应当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公告,公告期限不少于二十日。公告期限届满后,未有异议的,公司可以在二十日内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司通过简易程序注销公司登记,股东对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内容承诺不实的,应当对注销登记前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由此可知,简易注销作为一种基于股东承诺的注销,虽然无需经过清算程序,但如股东未如实承诺,采用欺诈手段骗取企业注销的,其在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况下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结合公司对外担保的责任承担问题,如公司在对外担保期间进行简易注销,当公司后续承担担保责任时,公司股东或将对该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十一条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

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第五百零四条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外,该代表行为有效,订立的合同对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发生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23修订)

第十一条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公司承受。

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对法定代表人职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公司承担民事责任。公司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第十五条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

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应当经股东会决议。

前款规定的股东或者受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前款规定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第二百三十二条公司因本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而解散的,应当清算。董事为公司清算义务人,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清算组由董事组成,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或者股东会决议另选他人的除外。

清算义务人未及时履行清算义务,给公司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百三十三条公司依照前条第一款的规定应当清算,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或者成立清算组后不清算的,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

公司因本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而解散的,作出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撤销决定的部门或者公司登记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第二百三十四条清算组在清算期间行使下列职权:

(一)清理公司财产,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二)通知、公告债权人;

(三)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

(四)清缴所欠税款以及清算过程中产生的税款;

(五)清理债权、债务;

(六)分配公司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

(七)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

第二百四十条公司在存续期间未产生债务,或者已清偿全部债务的,经全体股东承诺,可以按照规定通过简易程序注销公司登记。

通过简易程序注销公司登记,应当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公告,公告期限不少于二十日。公告期限届满后,未有异议的,公司可以在二十日内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

公司通过简易程序注销公司登记,股东对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内容承诺不实的,应当对注销登记前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

17. 【违反《公司法》第16条构成越权代表】为防止法定代表人随意代表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给公司造成损失,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公司法》第16条对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权进行了限制。根据该条规定,担保行为不是法定代表人所能单独决定的事项,而必须以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等公司机关的决议作为授权的基础和来源。法定代表人未经授权擅自为他人提供担保的,构成越权代表,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合同法》第50条关于法定代表人越权代表的规定,区分订立合同时债权人是否善意分别认定合同效力:债权人善意的,合同有效;反之,合同无效。

18. 【善意的认定】前条所称的善意,是指债权人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订立担保合同。《公司法》第16条对关联担保和非关联担保的决议机关作出了区别规定,相应地,在善意的判断标准上也应当有所区别。一种情形是,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关联担保,《公司法》第16条明确规定必须由股东(大)会决议,未经股东(大)会决议,构成越权代表。在此情况下,债权人主张担保合同有效,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其在订立合同时对股东(大)会决议进行了审查,决议的表决程序符合《公司法》第16条的规定,即在排除被担保股东表决权的情况下,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签字人员也符合公司章程的规定。另一种情形是,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以外的人提供非关联担保,根据《公司法》第16条的规定,此时由公司章程规定是由董事会决议还是股东(大)会决议。无论章程是否对决议机关作出规定,也无论章程规定决议机关为董事会还是股东(大)会,根据《民法总则》第61条第3款关于“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的规定,只要债权人能够证明其在订立担保合同时对董事会决议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进行了审查,同意决议的人数及签字人员符合公司章程的规定,就应当认定其构成善意,但公司能够证明债权人明知公司章程对决议机关有明确规定的除外。

债权人对公司机关决议内容的审查一般限于形式审查,只要求尽到必要的注意义务即可,标准不宜太过严苛。公司以机关决议系法定代表人伪造或者变造、决议程序违法、签章(名)不实、担保金额超过法定限额等事由抗辩债权人非善意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但是,公司有证据证明债权人明知决议系伪造或者变造的除外。

19. 【无须机关决议的例外情况】存在下列情形的,即便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没有公司机关决议,也应当认定担保合同符合公司的真实意思表示,合同有效:

(1)公司是以为他人提供担保为主营业务的担保公司,或者是开展保函业务的银行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

(2)公司为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公司开展经营活动向债权人提供担保;

(3)公司与主债务人之间存在相互担保等商业合作关系;

(4)担保合同系由单独或者共同持有公司三分之二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东签字同意。

20. 【越权担保的民事责任】依据前述3条规定,担保合同有效,债权人请求公司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请求公司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可以按照担保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关于担保无效的规定处理。公司举证证明债权人明知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或者机关决议系伪造或者变造,债权人请求公司承担合同无效后的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1. 【权利救济】法定代表人的越权担保行为给公司造成损失,公司请求法定代表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公司没有提起诉讼,股东依据《公司法》第151条的规定请求法定代表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

第七条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违反公司法关于公司对外担保决议程序的规定,超越权限代表公司与相对人订立担保合同,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法典第六十一条和第五百零四条等规定处理:

(一)相对人善意的,担保合同对公司发生效力;相对人请求公司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相对人非善意的,担保合同对公司不发生效力;相对人请求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参照适用本解释第十七条的有关规定。

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提供担保造成公司损失,公司请求法定代表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一款所称善意,是指相对人在订立担保合同时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相对人有证据证明已对公司决议进行了合理审查,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构成善意,但是公司有证据证明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决议系伪造、变造的除外。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公司以其未依照公司法关于公司对外担保的规定作出决议为由主张不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金融机构开立保函或者担保公司提供担保;

(二)公司为其全资子公司开展经营活动提供担保;

(三)担保合同系由单独或者共同持有公司三分之二以上对担保事项有表决权的股东签字同意。

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不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

第十七条主合同有效而第三人提供的担保合同无效,人民法院应当区分不同情形确定担保人的赔偿责任:

(一)债权人与担保人均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的赔偿责任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

(二)担保人有过错而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对债务人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赔偿责任;

(三)债权人有过错而担保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主合同无效导致第三人提供的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担保人有过错的,其承担的赔偿责任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六条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由行为人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能够实现强制性规定的立法目的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关于“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的规定认定该合同不因违反强制性规定无效:

(一)强制性规定虽然旨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但是合同的实际履行对社会公共秩序造成的影响显著轻微,认定合同无效将导致案件处理结果有失公平公正;

(二)强制性规定旨在维护政府的税收、土地出让金等国家利益或者其他民事主体的合法利益而非合同当事人的民事权益,认定合同有效不会影响该规范目的的实现;

(三)强制性规定旨在要求当事人一方加强风险控制、内部管理等,对方无能力或者无义务审查合同是否违反强制性规定,认定合同无效将使其承担不利后果;

(四)当事人一方虽然在订立合同时违反强制性规定,但是在合同订立后其已经具备补正违反强制性规定的条件却违背诚信原则不予补正;

(五)法律、司法解释规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旨在规制合同订立后的履行行为,当事人以合同违反强制性规定为由请求认定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合同履行必然导致违反强制性规定或者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据前两款认定合同有效,但是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未经处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当事人的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将案件线索移送刑事侦查机关;属于刑事自诉案件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另行提起诉讼。

作者专辑

· 保证还是债务加入?这样约定可能说不清

· 有限责任公司设立阶段发起人纠纷形态及案由辨析

· 股东协议变更公司决议规则的效力

·浅析自媒体商业推广中的广告责任——“种草”在法律上意味着什么

·浅谈委托创作合同的人身属性

·校园作品及表演的合理使用边界与风险防范

·“诉讼15步法”能给年轻律师带来什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