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城市间,正在形成围绕“总部经济”的竞争热潮。
各大城市,纷纷出台推动总部经济发展的支持政策。
继两年前年出台《支持总部企业发展若干政策》后,去年底,西安印发了《西安市支持总部企业发展若干政策(修订版)》,在原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奖补政策和服务措施。
深康佳A拟200亿投资西安,建智能家电总部
春节前公布的“康佳200亿投资西安”消息,最近有了新进展。
据企查查显示,3月5日,陕西康佳智能家电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2亿元,经营范围包括:家用电器销售;家用电器研发;家用电器制造等。股权穿透后,该公司由深康佳A和滁州韩上电器有限公司共同持股,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
2月9日,深康佳A公告称,按“科技+产业+园区”的战略发展模式及产城融合发展思路,近日与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签署了项目入区协议。深康佳A拟在港务区建设康佳智能家电总部、康佳丝路科技城、配套项目和产业基金项目,总投资预计约200亿元。
随后,相关项目快速落地。2月18日,在陕西省2021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西安会场位置就在港务区“一带一路”临港产业园康佳项目现场。
康佳是国内老牌电子企业,近几年逐渐跨界环保、半导体芯片领域,“科技+产业+园区”也成为深康佳A财报中频频提及的“持续推进的长期发展战略”。
此前,康佳在安徽滁州、浙江宁波、河南新乡及江苏常州建立了智能家电产业园。考虑到区域科研实力、产业配套及招商引资政策,在西安设立产业总部,是此次投资最大看点之一。
公告显示,康佳智能家电总部项目一期计划用地约320亩;二期拟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在一期基础上扩大智能家电投资建设。康佳丝路科技城项目用地约160亩。两项目皆提及“为加快产城融合和支持项目建设,拟获取部分配套住宅用地并争取项目优惠政策”。
西安迎总部入驻热潮,带来经济与社会效益
经济总量跨越万亿的西安,正迎来总部入驻热潮。
3月5日,A股上市公司通合科技宣布,拟在西安高新区投资建设西北总部项目,总投资额不低于4.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额不低于3亿元,单位用地面积投资强度不低于1000万元/亩。
此外,旭辉地产3月3日对外公布新的组织架构,对西南、西北区域公司进行调整。其中,总部位于西安的西北事业部,将调整为西北区域事业部。
近两年,像这样总部入驻或升级事件,在西安几乎每个月都在发生。
加入西安总部“朋友圈”的,既有中国中铁、中国中冶、中国电建、中国化学、葛洲坝集团等央企,还有华为、腾讯、阿里巴巴、顺丰、优信等新兴领域知名企业。
西安目前总部经济法人单位的数量有多少呢?根据西安市第三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西安市总部经济法人单位584个,占西安市全部法人单位的0.7%。其中内资法人单位540个,占西安市总部经济法人单位总数的92.0%以上。
华商报记者经过多方采访和查询,截至目前西安还没有公布第四次经济普查关于总部经济法人单位的数量。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谈民宪认为,不少大型企业、成长型企业将战略管理等总部功能向人才、信息、技术等资源中心城市聚集,并围绕总部打造区域经济触角。因此,总部经济的吸引力,体现出一个地方基础教育、基础工业及基础产业水平。
世邦魏理仕西安分公司总经理李健介绍,总部企业集中进驻西安,大约从2017年开始。企业总部类型,体现出地方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特征。目前,西安的总部企业以四类居多:注重研发的科技企业;基建和施工企业;与地方经济相关的大型国企;设计、文化创意类企业。
企业总部增量,最直观体现在办公需求变化。2017年至今,西安优质写字楼供应量、吸纳量增幅持续排在全国城市前列。一些大型企业总部进驻,还带来了外包业务的增量。
“除了为地方带来税收、投资等经济效益,总部企业还能创造更多就业等社会效益。”李健表示,由于总部附加值较高,当城市成为“总部高地”时的经济溢出效应将更明显。
京、沪两强之外,新一线城市发力“抢总部”
2003年,摩托罗拉在北京设立北亚地区总部,这一年被视为我国“总部经济元年”。此后,北京成立总部企业协会,培育了一批总部经济聚集区。
据北京市社科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20年11月,北京企业总部达3961家,为全国最多。
此外,上海企业总部数量超过3000家,且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更胜一筹。
北京、上海之外,国内城市的总部经济格局,正发生变化。
近年来,南京、成都、西安、武汉、郑州等新一线城市纷纷加入企业总部竞争中。
记者发现,全国15座新一线城市,绝大部分在近5年出台了推动总部经济发展的支持政策。不同城市对总部企业规模和成长要求不同,各城市会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给出独特定义。
以西安为例。2018年4月,西安出台了《西安市支持总部企业发展若干政策》,2020年12月,印发《西安市支持总部企业发展若干政策(修订版)》,在原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奖补政策和服务措施,并向“6+5+6+1”相关产业适当倾斜。
西安美好生活文商旅研究院院长夏强表示,一家企业最具含金量的部分在于决策、管理、研发等核心部门。所以,争夺总部就是为了占据一家企业价值链最高部分,借此增强在区域经济中的话语权。国际或区域性企业总部集聚,还能让城市品牌形象从根本上得到提升。
“更具吸引力的是,引进企业总部的巨额收益。”一位财税人士介绍,一家分支机构产生的经营收益,绝大部分税源和利润会流入总部注册地;一些企业总部建设,还推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等,所以“总部经济就像财神爷,反哺地方财政和经济发展。”
比拼综合实力,西安总部经济居西北第一
围绕总部企业的认定,各地标准并不一致。但无论标准如何,主动权掌握在企业手中。而对地方来说,竞争总部企业比的不仅是一次性补贴,更是综合实力。
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是企业设立总部的重要决策因素。截至2020年,全国GDP突破万亿规模的城市已达到23个。除了经济实力,城市等级也很关键。许多跨国公司,选择第二总部时,首选北京、上海,因为这里是决策中心和经济中心,也是人才、资本和信息的交汇地。
城市等级越高,制度资源、决策地位和信息通达程度,都会有更明显的优势。所以,总部的企业分布,往往呈现出“首都-中心城市-省会-普通城市”的梯队强弱格局。
如苏州,2018年末企业总部达164家,显示出强劲吸力。苏州所在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城市群,拥有多个经济强市。因此,苏州的企业总部,主要以江苏地区公司居多,跨境企业和国家级总部偏少,这就是吃了城市行政等级的亏。
城市等级外,金融、区位、科技、人才等,也是影响企业总部落户的权重因素。
例如,香港之所以聚集大批内外资的企业总部,一方面是因为配套服务业高度发达,另一方面则是其作为通达内地“桥梁”、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及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西安市统计局曾发布过一份《西安总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对西北地区35个地级市的总部经济能力进行计算。西安总部经济综合排名第一,在西北地区并无敌手。
李健认为,各地对企业总部认定标准不同,这可能带来总部数量计算的差异。相比其他GDP达到万亿的城市,西安最大优势在于现代服务业。综合区位、技术、人才、交通和信息等综合实力来看,在西部地区城市中,“西安总部经济处于前列。”
总部经济热潮下,还需要冷思考
从某种意义上说,围绕“总部”的争夺,意味着国内城市竞争向新的层次攀升。
夏强介绍,此前各大城市的人才争夺战,将城市竞争从数字指标具象到人力资源。但包括西安在内的城市发现,留人关键并非一纸户口,而是良好的就业环境、有吸引力的企业。
那么,城市间围绕总部企业的竞争,将带来什么影响?一种观点认为,简单来说,城市间的分化将越发明显。由于总部附加值更高、经济溢出效应更明显,城市间的收益将呈现马太效应,进而加剧头部城市对腰部城市的虹吸效应。
不言而喻,总部经济将为城市发展创造新的机遇。然而,这也给政府管理提出新的课题。
在李健看来,西安要发展总部经济需关注三方面:一是发挥自身优势创造市场价值,让企业“赚钱”;二是找到人才、留住人才;三是做好服务降低运营成本,帮企业“省钱”。
“一方面它要求切实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另一方面总部企业的到来也在改变城市的内部结构。”一位经济观察人士认为,作为接纳方,城市需要有一套应对措施,不仅包括房价、消费品价格上扬等潜在问题,还要留意政策向总部企业倾斜时,是否会挤压中小企业的空间。
总部企业落地中的变量因素亦不能忽视。几年前,一家互联网企业将总部落地国内某城市,拿到数亿元政府基金仅一年,就传出落地失败、团队解散的消息,孰是孰非已很难还原。
谈民宪说,疫情过后,我国经济面临“双循环”发展格局,总部经济将成为地区腾飞的机遇。同时,我们也要清楚认识到我们有什么,我们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