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东湖高新区统计报告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东湖高新区获批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和前所未有的洪涝灾害双重考验,在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东湖高新区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加快实施创新、开放“双轮”驱动战略,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一、经济总量
2016年,东湖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较快,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367亿元,同比增长12.97%;实现工业总产值7779亿元,同比增长5.27%;实现净利润706.04亿元,同比增长25.71%;实际上缴税费总额497.60亿元,同比增长10.46%;实现外贸出口981.57亿元,同比增长10.74%。
表1-1:2011-2016年东湖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指标名称
单位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营业收入
亿元
3810
5006
6517
8526
10062
11367
工业总产值
亿元
3191.37
4012.22
5086.17
6412.30
7389.31
7778.53
工业增加值
亿元
1083.85
1373
1758
2176
2520
2803
净利润
亿元
237.58
303.24
394.68
489.96
561.66
706.04
实际上缴税费总额
亿元
208.92
258.49
320.86
390.51
450.48
497.60
二、产业结构
2016年,东湖高新区完成在统企业营业收入11367亿元,其中光电子信息产业完成营业收入5002.15亿元,同比增长13.16%,占企业营业收入的44.01%;生物产业完成营业收入1005.30亿元,同比增长25.32%,占营业收入的8.84%;环保节能产业完成营业收入1169.29亿元,同比增长9.14%,占营业收入的10.29%;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完成营业收入1274.29亿元,同比增长10.21%,占总营业收入的11.21%;现代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937.53亿元,同比增长12.80%。
三、科技创新
一是科技创新能力增强。2016年,东湖高新区拥有科技活动人员140012人,较上年增加9985人,科技活动人员占年末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5.52%;企业全年科技项目经费内部支出达383.79亿元,同比增长12.82%;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预计为249亿元,同比增长8.22%。2016年,高新区累计办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7896项,同比增长13.76%;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达193.80亿元,同比增长47.29%。
二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多。2016年新认定330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393家,位居全国高新区前列。同时,配合修订《武汉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认定了15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累计认定56家)。2016年,高新区新注册企业12613户(同比增长31.10%),平均每个工作日新增市场主体51家。
三是自主创新成果丰硕。2016年,东湖高新区企业获国家级科学技术奖11项,湖北省科学技术奖32项。其中,科前生物、中博生物、吉奥信息等企业参与承担的3个项目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高新区涌现了全球领先的脑连接图谱技术、全球首台常温常压氢能客车、全球最大高精度3D打印装备、国内首台VR仿真医疗操作培训平台等一批国内外领先自主创新成果和产品。
四是双创蓬勃发展。东湖高新区获批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成为全国146家高新区中2家入选者之一。2016年,高新区出台支持众创空间、“互联网+”发展等专项政策,推进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长江经济带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推动市中级人民法院在高新区设立知识产权法庭。
截至2016年末,东湖高新区有科技企业孵化器53家(国家级15家)、众创空间60家(国家级24家),产业联盟55家(国家级8家),孵化面积450万平方米,聚集创业服务机构500余家,在孵企业超过4000家。获批2家市级“创谷”。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6年,东湖高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0.06亿元,同比增长16.0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63.82亿元,同比增长3.03%。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建投资238.60亿元,同比增长128.09%;产业投资325.22亿元,同比下降26.52%。2016年,高新区完成工业投资305.45亿元,同比下降27.31%;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06.24元,同比增长51.41%。在产业投资中,光电子信息产业完成投资212.35亿元,占比65.29%;生物产业完成投资50.04亿元,占比15.39%;环保节能产业完成投资14.91亿元,占比4.58%;高端装备制造业完成投资19.63亿元,占比6.04%。
2016年,东湖高新区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40个,其中1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36个,占总项目数的40%;本年新开工项目128项,占总项目数的37.65%。
表1-2:2011-2016年东湖高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表
单位:亿元
指标名称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固定资产投资额
354.92
444.24
534.33
626.20
749.48
870.06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
279.25
375.78
453.27
503.41
547.22
563.82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额
101.48
128.58
157.88
144.93
203.36
238.60
产业投资额
177.77
247.20
370.63
413.97
442.61
325.22
其中:工业投资
150.22
232.20
348.38
401.82
420.20
305.45
其中:房地产开发
75.67
68.46
91.06
122.79
202.26
306.24
五、招商引资
2016年,东湖高新区强力推进重大项目招商,加强产业链招商。全年实际利用内外资总额522.30亿元,排名全市第一,同比增长18.48%。其中,实际利用内资410.67亿元,同比增长16.86%;实际利用外资17.17亿美元,同比增长15.26%。全年引进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50-99亿元项目5个,10-49亿元项目15个,世界500强项目8个,高端研发机构12家。总投资240亿美元的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历经4年努力最终获国务院批准落户光谷,并开工建设。这是建国以来湖北省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里程碑。同时,高新区着力推进国际化建设,制订国际化发展规划,出台国际化发展行动方案和实施意见。高新区外贸出口82.90亿美元,同比增长23.30%,占湖北省的32.30%、武汉市的60.50%。全年企业境外投资项目16个,投资总额24亿美元。搭建开放平台,助力湖北“侨梦苑”挂牌,并加快建设海外科技人才离岸创新创业中心。
六、财政收入及税收
财政收入完成情况。高新区2016年财政收入总规模达到310.24亿元,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192.02亿元,增长17.3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4.99亿元,增长12.60%),公共财政总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187.60亿元,增长18.5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55亿元,增长10%。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7.67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111.61亿元),增长108.90%。
财政支出完成情况。全年财政总支出规模为175.01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1.56亿元,增长15%,主要用于一般公共服务10.63亿元;社会民生事业支出14.79亿元;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支出54.02亿元;城市维护与管理、公共设施建设等支出12.12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44亿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0.10亿元),下降10.90%。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3.01亿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支出76.52亿元),增长44.40%。
税收完成情况。纳税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共1330户,同比增加135户;实现税收161.48亿元,增长20.30%。其中,纳税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60户,净增10户;实现税收129.24亿元,增长22%。
表1-3:2015-2016年东湖高新区财政收入完成情况表
单位:亿元
指标名称
2015年
2016年
同比增长(%)
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
165.90
192.02
17.30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80.35
114.99
12.60
七、科技金融
2016年,东湖高新区围绕金融机构集聚、发展股权投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深化信用体系建设、鼓励金融创新、鼓励金融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了力度大、针对性强的“东湖科技金融创新15条”政策,该项政策是全国最优的科技金融专项政策之一。与此同时,高新区获批全国首批投贷联动试点,并率先启动投贷联动业务。
加快科技资本要素聚集。截至2016年末,武汉东湖高新区集聚各类金融及服务机构超过1500家。其中,银行科技支行达到18家,是全国科技支行最密集的区域之一;证券、保险机构超过20家;担保、小贷、金融租赁、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机构50家;股权投资机构700家;新型要素交易平台16家。
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2016年,东湖高新区上市公司36家,全年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38家,总数达到118家;全年新增“四板”挂牌企业90家,总数达到205家。截至2016年末,高新区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累计超过900亿元。
全力打造企业股权融资链。2016年,东湖高新区设立了10亿元政府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天使投资基金,引导设立31家子基金,资本规模55亿元,支持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60多个。截至2016年末,斗鱼、百纳信息等超过2500家企业累计获得股权投资超过400亿元。围绕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立产业基金17支,总资本规模超过1500亿元。
八、自由贸易区建设
2016年,湖北省获批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区。东湖高新区占据了湖北片区120平方公里范围内70平方公里的面积。东湖高新区获批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成为全国146家高新区中2家入选者之一。2016年,高新区出台支持众创空间、“互联网+”发展等专项政策,推进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长江经济带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推动市中级人民法院在高新区设立知识产权法庭。
截至2016年末,东湖高新区有科技企业孵化器53家(国家级15家)、众创空间60家(国家级24家),产业联盟55家(国家级8家),孵化面积450万平方米,聚集创业服务机构500余家,在孵企业超过4000家。光谷移动互联网创谷、硅谷小镇获批市级“创谷”。
九、企业规模
截至2016年末,东湖高新区累计工商注册企业47872户,其中本年新注册企业12613户。按照高新技术企业新审批办法,累计新审批1393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2016年新批330家。组织认定瞪羚企业299家,涌现斗鱼网络、奇米网络等2家独角兽企业。新认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15家,累计认定56家。
2016年,东湖高新区在统企业3215户,其中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14户;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92户;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398户,占在统企业总数的12.38%,实现营业收入10916亿元,占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的96.03%;营业收入过1000万元的企业1708户,占在统企业总数的53.13%,比上年增加211户,实现营业收入11326亿元,占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的99.64%;营业收入过500万元的企业2047户,比上年增加194户,占在统企业总数的63.67%,实现营业收入11351亿元,占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的99.86%。
十、从业人员及“人才特区”建设情况
从业人员人数情况。2016年,东湖高新区年末从业人员548668人,同比增长7.18%。从在统企业数分析,从业人员大于等于1000人的企业数109户,占总户数的3.39%,从业人员311748人,同比增长5.81%,占总从业人员的56.82%;从业人员大于等于500人的企业数178户,占总户数的5.54%,比上年增加13户,从业人员359183人,同比增长4.82%,占总从业人员的65.46%;从业人员大于等于100人的企业数725户,占总户数的22.55%,比上年增加80户,从业人员476118人,同比增长7.17%,占总从业人员的86.78%。
2016年,高新区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亿元以上的大企业中。2016年营业收入亿元以上企业从业人员420188人,同比增长7.02%,占总从业人员的76.58%;营业收入过千万元企业从业人员515525人,同比增长8.10%,占总从业人员的93.96%。
从业人员学历情况。2016年,东湖高新区大专学历以上人员392379人,同比增长12.54%,占总从业人员的71.51%,净增43713人。其中,博士8765人,比上年增加1145人;硕士50332人,比上年增加10925人;本科204748人,比上年增加23603人;大专128534人,比上年增加8040人。
表1-4:2015-2016年东湖高新区从业人员结构情况比较表
单位:人
文化程度结构
2015年
2016年
2016年与2015年比较
人数
比重(%)
人数
比重(%)
人数增减量
人数增幅(%)
比重增减(%)
博士
7620
1.49
8765
1.60
1145
15.03
0.11
硕士
39407
7.70
50332
9.17
10925
27.72
1.47
本科
181145
35.38
204748
37.32
23603
13.03
1.94
大专
120494
23.54
128534
23.43
8040
6.67
-0.11
中高级职称
100027
19.54
34956
6.37
65071
-65.05
-13.17
年末从业人员
511934
548668
36734
“人才特区”建设情况。2016年,东湖高新区加快人才集聚,武汉市“城市合伙人”86人,“3551光谷人才计划”238人,省创新创业战略团队46个。当年吸纳高校毕业生24193人,占新增从业人员的35.64%,占从业人员期末数4.41%。吸纳高校毕业生50人以上的企业有95户,占总户数的2.95%。开展双创活动,全年举办2000多场双创活动,“光谷青桐汇”、“东湖创客汇”、“楚才回家”成为知名创新创业活动品牌。
十一、城市建设管理
(一)城市建设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骨干路网建设全面提速,雄楚大街BRT建成通车、高架主体结构全部完工,光谷大道快速化一期路面改造基本完工,三环线、森林大道改造、光谷火车站等市级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光谷三路全线贯通,打通南北联系。交通建设加快推进,有轨电车T1全线施工,T2示范线完成联调联试;地铁2号线南延线、11号线东段加快推进。
重点推进光谷中心城建设。2016年,光谷中心城全面开工,“小街区、密路网”规划设计逐步落实,完成海绵城市、街景规划、智慧城市、综合管线、地下空间等各类专项规划17项,光谷科技会展中心结构封顶,37条区级道路全面铺开,综合管廊、地下空间、国采中心顺利开工。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6年,实施“拥抱蓝天”行动,大力改善空气质量,PM2.5浓度日均值比2015年下降15.60%。完成高新区沿江港口4.61公里岸线资源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超额完成市级治砂目标。提升生态园林品质,完成30公里绿道建设,有效养护865万平方米道路绿化;开工建设新月溪公园,建成兰亭公园、西苑公园。
加强城市综合管理。2016年,开展建设工地专项治理和检查,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加强渣土监管及扬尘治理,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强化市容市貌管理,破解违法建设、油烟扰民等突出问题。在全市“大城管”检查考核中, 高新区年总评全市第一名。
(二)城市管理
2016年,高新区在全市“大城管”检查考核中取得4个第一、5个第二、1个第三、2个第四的优异成绩,高新区城市形象更加大气鲜明,城市综合管理和文明城市建设水平持续提升。
城市环境治理不断加强。清理各类暴露垃圾1180多吨。加强道路保洁巡检,新添置了95台捡拾车。维修更换了光谷广场等重要景观路段的果皮箱140个,加大垃圾费和水费捆绑收费力度,共收费900余万元。固体废弃物转运中心日平均外运垃圾42车次, 2016年共转运出垃圾12196车次,共计185262吨。
道路桥梁养护标准化水平提高。全年共计维修车行道78204平方米,铣刨122446平方米,灌缝89962米,维修人行道3628.8平方米、卧石2716米,栽设障碍桩3789个,市政设施完好率保持在95%以上。市政道路维修在全市“大城管”考核市政设施专项考核中10次排名第一。对39座自管桥梁进行巡查、检测,对街道管理的30座桥梁开展安全检查,对群英工业桥等23座桥梁进行维护维修。
汛期应急抢险和汛后重建及时有力。2016年高新区遭遇罕见特大暴雨后,平均日出动人员约700人次,出动车辆80台次,共帮助400名群众摆渡、50辆车脱离积水区域。汛期结束后,累计对73座桥梁、通道、隧道设施开展安全检查约230余次,并组织对60座桥梁开展常规定期检测,对3座通道、桥梁设施开展结构检测。
查处和控制违法建设工作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全年共拆除违法建设137处、面积42074.31平方米,其中,历史遗留违法建设94处、面积35650.41平方米;新增违法建设55处、面积7419.40平方米,完成全年绩效考核目标任务101%。在“无违”创建活动中滨湖社区被评为“无违建社区”。
(三)环境保护
全面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危险废物转移审批制度,截至2016年末,市局批准危废转移量12494.43吨,占全市批准危废转移总量8.66%,实际危废转移量5953.57吨,占全市实际危废转移总量8.81%。
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抽查合格率100%。截至2016年末,环保局共完成各类新、改、扩建项目审批343项(报告书14项、报告表170项、登记表159项),涉及总投资1577.77亿元,且全部按法定时限办结,限时审批率100%。组织完成验收各类建设项目95项,“三同时”执行率100%,涉及总投资额159.03亿元,环保投资25676.58万元。
十二、教育文化体育
狠抓教育硬件设施建设。一是全年投入财政资金2.65亿元,启动18所学校建设项目(含新建13所,改扩建5所),光谷一小新竹路分校、花山小学、花山中学3所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光谷四小等6所扩建学校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二是完成学校装备采购项目19个,完成采购资金共计4265.37万元,努力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为各校正常教学提供装备保障。
截至2016年末,全区共有普通初高中19所,普通小学21所,幼儿园82所;其中公办普通初高中11所,公办普通小学20所,公办(公办托管)幼儿园23所。普通初高中在校学生13798人,普通小学在校人数34259人,幼儿园在园人数17166人,教职工人数6145人;其中公办普通初高中在校学生7808人,公办普通小学在校人数30032人,公办(公办托管)幼儿园在园人数4338人,公办学校教职工人数3024人。
成功举办“十二五”有效德育建设工程总结及德育工作现场会,积极开展调研及评比等活动,培训班主任100人次。通过质量提升行动,2016年高新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一本上线率为48.30%,较去年提高3%;中考普高上线率45.80%,一次性合格率96.10%,呈逐年上升态势。
规范市场审批与监管,营造良好的文化市场氛围。全年共计办理文化市场审批案件52件。检查经营单位1254家次,受理各类举报55件,立案调查10件,办结案件10件,罚款人民币3.60万元整,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600余册。
十三、经济管理
(一)市场监督管理
做好市场主体事中事后动态监管。对27350户未按规定经营的依法纳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公示;对2911户符合条件的依法移出。实行网络共享,使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推动了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成熟完善。截至2016年末,共计28962户企业完成2015年度报告,应报36527户,年报率79.20%;已报个体户7389户,应报19431户,年报率38.03%。开展2016年企业公示信息“双随机”抽查工作,抽查企业718户,个体209户。
集中力量开展综合整治。组织校园周边整治等综合治理行动17次,组织和参加胶囊房整治等重点整治工作30余次。组织了路易·威登等打击商标侵权专项行动20次,查扣各类假冒名牌商品10000余件。查处虚假广告宣传违法案件11起,查扣各类问题食品、涉嫌假冒医疗器械等1500余件。在组织和参与的60余次打传活动中,共清查涉传窝点435余户,清理遣散参与传销人员1400余人,印制并发放横幅、宣传册等资料及打传工作文书3万份。
积极开展“市场秩序监管不到位”问题承诺整改工作。一是开展民办中小学培训机构排查整治工作。二是打击商业加盟违法行为。清查出116家涉嫌企业,共立案32家,处罚款1039万元,吊销执照16户。12月13日再次公告,拟批量再吊销55户执照。三是开展开展了“订单式”打假和精准打假行动。四是推动网络交易线上线下一体监管。完成网络经营主体检查3590户,发现并处置案件线索44件次。五是开展违法广告整治,开展有关合同格式条款点评,共备案合同18份。
(二)税务
2016年,东湖高新区国税税源户管总量达4.85万户,比上年同期增加1.67万户,同比增长52.85%,全年新增营改增试点纳税人0.98万户。全年完成各项国税税收88.37亿元,增长54.75%,增收31.26亿元;完成开发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81亿元,增长257.70%,增收28.68亿元。积极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办理各类即征即退退税221户,退税额7.10亿元;办理小微企业税收减免30759户次,减免税额3315万元;审核生产型出口企业退(免)税2390户次,审核免抵退税额17.19亿元。
(三)海关
2016年东湖高新区海关税款入库23.39亿元,增长29.30%。审批征免税证明5264笔,减免税货值总额7.47亿美元,增长10.10%,减免税额共计3.81亿元,增长33.00%,三项指标均列全省第一。海关进出口企业注册数共计2645家。监管通关方面,受理进出口报关单26211份,增长45.20%;监管进出口货运量363.27万吨,同比减少6.80%;监管进出口货值43.77亿美元,增长51.90%;进口通关时效13.92小时,出口通关时效4.18小时,提速64.80%。保税监管方面,现有加工贸易联网监管企业4家,实际进出口值30.31亿美元,同比减少13.60%;加工贸易备案金额18.51亿美元,增长122.90%;保税仓库境外入库货值3.25亿美元,增长131.40%,出库货值5.41亿美元,增长386.90%。稽查核查方面,开展稽查作业19家,保税核查作业16家,企业巡查26家,稽查追补税231.52万元。
(四)知识产权
专利申请量大幅增加。全年专利申请量为20358件,同比增长28.30%。其中,发明专利11805件,同比增长31%;实用新型7637件,同比增长21.80%;外观设计916件,同比增长57.70%。
企业专利申请增速第一。企业专利申请总量为10510件,同比增长37.90%,占全市43.40%。其中,发明专利5807件,同比增长45.60%,占全市54.50%;实用新型3980件,同比增长23.50%,外观设计专利723件,同比增长76.30%。共受理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653件(国知局数据),同比增长超过120%。华星光电、斗鱼网络专利申请量居全省企业前两位。
专利授权总量创新高。全年专利授权量10013件,同比增长11%,占全市43.60%。其中,发明专利3796件,同比增长12.30%;实用新型5567件,同比增长10.10%;外观设计650件,同比增长11.70%。
专利质押融资积极开展。积极开展银企专利质押融资对接活动,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专利质押融资,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有20家(次)中小型科技企业与汉口银行、武汉农商行等多家银行与签订5亿元利质押贷款协议,实际放款近1.89亿元。有18家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专利质押贷款3.30亿,2016年到期还款,企业累计支付利息1185万元,根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政策共贴息296.10万。
十四、社会事务管理
(一) 社会事务
东湖高新区管辖8个办事处,现共有26个村、59个社区居委会。截至2016年末,公安分局统计口径户籍人口357080人,流动人口433520人。
2016年,全区共出生6985人,其中政策内6918人,政策外多孩30人,政策外多孩率0.43%;出生男孩3654人,女孩3331人,一孩出生人口性别比106,综合性别比109.7。打击“两非”工作成效明显,全年共立案查处“两非”案件6例,出生人口性别比稳中有降。二孩及以上实行名单化管理,孕情监测到位率和生育对象孕情上报率达到目标要求;近两年以来共查处违法生育的党员11人,均被开除了党籍;共为1260对夫妇提供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完成年度目标的105%;各项计生法定奖励政策落实到位,其中兑现独生子女保健费108.64万元,惠及9053户。
截至2016年末,高新区共有城乡低保户2592户,共3303人,发放低保金2289.01万元。其中,城市低保1807户,共2408人,发放低保金1825.82万元;农村低保785户,共895人,发放低保金463.19万元。
2016年,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为35974人(其中五保、低保、优抚等特殊人群1674人),应参尽参率为99.95%,连续四年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新农合基金筹资水平达到每人每年600元。同时,适时调整基金补偿政策,门诊补偿年度封顶线300元/人,住院补偿年度封顶线15万元/人。慢病、重症补偿比例提高到60%,年度封顶线分别为3000元和8000元,其中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等长期门诊费用负担重的病种,补偿比例提高到70%,大额门诊补偿年度封顶线15000元。全区新农合共报销约7.08万人次,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82.60%,参合农民受益率达到196.90%。同时,自2014年起,高新区新农合基金还帮助参合农民购买了封顶线为30万元的大病商业保险,农民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社会保障
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积极开展“春风行动”举办招聘会5场,提供岗位10885个,达成就业意向1269人;全年新增就业11461人,实现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19人,完成全年目标的219%;积极开展创业帮扶工作,受理企业小额担保贷款4家,批贷金额749万元,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登记有就业愿望困难人员169人,帮助就业66人。落实就业优惠政策,全审核拨付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80家,金额510.67万元,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071人次;审核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3011人次,金额395.27万元。
健全高新区社会保障体系。全年扩面净增人数186961人;征缴养老保险60.12亿元;办理养老保险退休待遇审核5255人,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累计发放87.21万人次,合计发放金额16.02亿元;办理失业保险待遇手续2597人,办理企业失业保险1025家1718人,失业保险累计发放2.52万人次,合计2739.84万元;审核高新区定点医院门诊费用16.43亿元,审核职工(居保)现金报销费用1.28亿元,同时办理门诊重症7575人,异地就医登记3275人次。累计受理工伤事故程序申报2157起,工伤费用审核2171.36万元。办理生育登记备案3.50万人,报销生育津贴、护理假津贴2.63亿元。
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全年劳动争议仲裁共立案2149件,法定期限内应结案1923件,实际结案1967件,法定有效期内结案率为100%。
积极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2016年受理劳动保障监察投诉1152件,法定期限内应结案1140件,实际结案1140件,法定有效期内结案率达99%。开展以农民工为重点的工资清欠为重点开展专项行动18次,共检查各类企业、建筑工地1.38万户次,涉及劳动者10.03万余人,补办社会保险1万余人,为1.35万人追讨工资和经济补偿金1.77亿元,其中农民工1.19万人金额1.5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