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注册公司流程费用条件 西安注册公司 西安代理记账 西安商标注册

西安长安区:稳步实施“百千万”工程 点“靓”和美乡村

(来源:网站编辑 2024-10-29 14:38)
文章正文

央广网西安2月7日消息(记者陈锵)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遵循“党建引领、规划先行、村民主体、示范带动、社会参与、共建共享”总思路,稳步实施“百千万”(建设100个新乡村、培育1000户新业态、培养10000名新农人)工程,建设和美乡村,推动乡村振兴。

如今,一幅“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社会稳”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长安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规划师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乡村建设并非简单地城市建设模式的复制,更多在于乡村内在生命动力和生活品质的挖掘与提升。

长安区建机制、聚合力,同构乡村振兴蓝图,建立三级书记抓乡村建设机制,为每个村择优选派“乡村振兴第一书记”,打造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会经营、朝气蓬勃的职业工作队。

在党建引领下,把科学编制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放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规划引领建设,突出村庄特色,避免了千村一面、了无生气。

长安区创新实施“驻街道乡村规划师”制度,聘请10名专职规划师,修编新编村庄规划179个,实施片区一体推进。规划设计师以长安区引镇街道南寨西村为示范,坚持规划为先,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全面推进乡村建设和文明建设。

如今,南寨西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分别与农户、公司签订协议,探索“企业+农村+农民”共同发展的模式,定期组织新型农民培训,让村民掌握先进的种植、酿酒技术,带动100余名周边村民在葡萄小镇就业,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强村富民”的目标。2023年,南寨西村被列入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丽村示范村,各项建设工作有序开展,成为西安村企共建的一个“典型”。

青山抱水避喧嚣,龙瀑飞花居终南。长安区子午街道的抱龙村,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斗城乡规划工作室的规划设计下,抱龙广场从无到有,“龙墙”创造性地呈现在乡间路旁守护着大家的安全……吸引民宿纷纷在这里落地,从一个进山“过路村”变成了观光“留客村”。

据了解,长安区坚持规划先行,在村庄规划、建设的理念上体现前瞻性、引领性,推动村庄布局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镇街规划等相衔接、相配套。

让乡亲直观感受到幸福

长安区坚持群众视角,把一件件民生小事作为一个个着力点,为广大农民带来获得感、幸福感。

走进曙光村,恍如走进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到处可见农耕文化元素点缀在美丽的道路节点中。走进五台街道东甘村,处处皆景,赏心悦目,绿树掩映、错落有致的小广场,整齐划一、灰墙红瓦的农家院,和谐而美好。


长安区王曲街道曙光村(央广网发 长安区委网信办供图)

“家门口‘灯火通明’,还是不用电线的路灯,晚上自动亮。”看着新“上岗”的太阳能路灯,长安区五台街道团结村村民梁希凯乐得合不拢嘴。据了解,村里原有的路灯年限已久,照明亮度下降,有些路灯损毁较多,村民出行不便。针对这些问题,团结村“两委”在全村安装80盏太阳能路灯。如今,每当夜幕降临,一盏盏造型新颖、美观的太阳能路灯亮了起来,不仅仅点亮了乡村道路的夜晚,更是点亮了村民的心。

“下一步我们将引天然气入村,同时进行污水管道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团结村党支部书记赵小东说。“污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村里有健身广场,环境美得像花园……”定时收集垃圾的环卫车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

据统计,长安区聚焦房屋上中下、庭院前中后、道路河道远中近,实施全域环境整治,累计“清三堆”“治三乱”6.6万处,清理卫生死角2万余处,拆除户外厕所2.6万座,实现清洁乡村全覆盖,同时将“乡村美学”融入整治过程,打造出199个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花园乡村。全力推进电网、路网、饮水、住房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成128条347公里“五化道路”。一件件民生小事成为一个个着力点,让广大农民直接感受到了获得感、幸福感。


太乙街道四皓村村史馆(央广网发 长安区委网信办供图)

共建共享推动村庄建设

推动“千万工程”需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农民既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推动者。村里的事情村民商量着办。在长安的不少乡村,议事是推进村庄建设的重要一环。

健身广场建在哪里?基础环境整体风貌怎样提升?来年能不能种些蓝莓?发展些啥产业?……无论是村口大树下,还是田间地头,抑或在村委会,村民议事会上,大伙儿积极发言,为家园建设尽一份绵力。

在太乙街道四皓村,不少村民自发用家里的陶瓷罐、树桩等点缀村庄环境,既是乡村公共艺术空间的独特元素,又发挥出村民的热情干劲。

长安区香积寺村党支部委员王军说,听说村里要建村史馆,和村民们商议后,确定了选址等,很多村民还送来了家里的老照片,捐出了家中的老物件,就像拼图一样,一点一滴拼凑出香积寺村的历史往事,也成为留住乡愁、活化的乡村记忆的承载地。

“以前大家一有空就东家长西家短拉闲话,现在相互比谁家小院收拾得美收拾得干净,咱美了,村子也就美了。”作为西安市最美庭院示范户,清水头村的许亚花笑着说。以庭院“小美”聚合乡村“大美”,长安区乡村实现从“一户美”到“户户美”、从“一时美”到“时时美”的转变。


子午街道云裳花栖民宿(央广网发 长安区委网信办供图)

这些观念也驱动一些乡村从“洁化”“美化”到“艺术化”转变,农民的主动性被激发,积极参与提升乡村之美。“我的家乡我建设”,共建共享理念在越来越多村庄生根发芽,成为推动长安区村庄治理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此外,长安区建立考核评比制度,常态化组织观摩,看样板、评示范、找差距,根据观摩评比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充分调动街村干部、群众、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 建立奖励激励制度:每半年对人居环境整治先进村进行表彰奖励,用于道路设施、增绿美化和公园景观节点建设。

一路走来,长安区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入手,改变的却远不止于此。

长安区全面实施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积极探索建设“无废村庄”“低碳村庄”,深入开展美丽庭院、美丽庭院示范村、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持续推广“花园乡村积分制”。同时,不断丰富和提升乡村内涵和品质,持续推进“党建+网格+警格”的基层治理模式,深入开展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