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韵,网红西安——曲江新区的前世今生
2020-06-12 16:38
2017年6月19日,在与西安市人民政府的全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巨型央企华侨城集团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以2380亿的总投资额投资西安,以“周秦汉唐文化+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主线,实施“1+7”系列重大项目建设,打造“文化+旅游+城镇化”的大载体、大平台、大产业。消息一出,举世震动。这意味着西安招商引资史上最大单笔投资项目的落地,同时也成为华侨城近年来最大手笔签约。而促成这一史无前例交易的幕后推手正是华侨城集团的掌门人段先念。
(王志纲(右)与王志纲与时任曲江新区管委会主任段先念)
段先念与西安的渊源,正如其在签约仪式上的讲话中提到的那样:
“三年前我离开生我养我、并为之奋斗的西安,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就职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以“文化旅游城镇化”为主营业务的中央企业华侨城,冥冥之中可能就是西安人民派我来“潜伏”的招商队员。
三年来,我一刻也没有忘记魂牵梦绕的故乡,每天看到的新闻以西安为主,有进步为她高兴,有负面为她惋惜。那里是我“流血流汗还流泪”的地方,我热爱家乡的人民,喜爱家乡的山水,敬仰家乡的文化….”
2014年2月,56岁的段先念从西安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曲江新区党工委书记任上突然调任深圳任华侨城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离开了他工作生活了30多年的西安。三年后,这位曾被称为“副市长商人”的陕西“乡党”携数千亿资本“杀”回西安,投下相当于西安市上一年度财政总收入两倍的巨款,一时间举世哗然。媒体惊呼“段市长荣耀回归了!”
在西安,西安人更习惯将段先念称作“老段”。这位从操盘国企起家,到以曲江新区建设的“操刀手”闻名天下,再到所谓“红顶商人”副市长的地道老陕,是普通西安人眼里家喻户晓的政治明星,改革闯将。他与他开创的后来被称为“曲江模式“的文旅地产开发模式一起,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争议的关注焦点。
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今天的曲江早已成为西安的“城市客厅”、“文旅名片”,是被各地区争相模仿学习的文旅城镇化先驱。华侨城的投资无疑也是看好西安在文旅产业的资源实力和发展潜力。
“老段”那一段如烟的西安往事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口耳相传,而这一切还都要从他与曲江新区、智纲智库的渊源说起。
|因缘际会:从紫薇田园都市到曲江新区|
2001年6月,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工程——紫薇田园都市启动。作为西安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盘,担此重任的正是时任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第一副主任、高科集团总经理,被称为“懂政治的企业家,懂经济的官员”的段先念。
在与王志纲老师会晤之后,双方一拍即合,紫薇田园都市被正式委托给智库团队进行顶层策划和总体战略咨询。在王志纲老师和智库团队的精心策划下,紫薇大盘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功,取得了不可想像的共振效应。
借助紫薇田园都市的空前成功,段先念的人气指数急升,各种荣誉接踵而来,被媒体评为2002年中国房地产企业十大功勋人物。紧接着,2002年6月,段先念又被政府委以重任,兼任西安另一个开发区——曲江旅游度假区的管委会主任。紫薇大盘的成功使得双方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合作的蜜月期,2002年7月初,段先念一行抵达深圳,双方再次签约合作,由智库团队继续承担曲江旅游开发区的总体战略策划任务。
|旅游的轮子为什么转不起来|
2002年6月,当智库团队第一次来到位于西安城市中心区东南的曲江旅游度假区时,这里还是一片乏人问津的城市边缘地带,但在西安的城市发展蓝图上,曲江却寄托着历届政府的殷切希望。
曲江兴于秦汉、盛于隋唐,历时千年之久,因其水曲折、形似广陵之江,故有“曲江”的美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江头数顷杏花开,车马争先尽此来”就是诗圣杜甫笔下描绘的一千多年前曲江的繁荣景象。唐时曲江就被辟为皇家园林,引终南山之水修葺、扩充出千亩水面,建有芙蓉园、杏园、紫云楼、汉武泉、大慈恩寺和大雁塔等诸多景观,亭台楼阁绵延不绝,留下了“曲江流饮”、“雁塔题名”等脍炙人口的典故传说和诗词华章,闻名海内外。
正是因为有如此丰厚的文化遗产,1993年曲江被辟为省级旅游度假区,与后来崛起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同时上马。曲江旅游度假区占地15平方公里,政府的初衷是把这个区域建成国家级的度假旅游区,重振西安旅游业的雄风。但没想到10年下来,高新区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区,撑起了西安城市发展的半边天,而曲江旅游度假区则除了完成了6平方公里区域的市政配套外,一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与轰轰烈烈的西部大发展很不协调。
曲江旅游度假区下一步到底如何发展成了陕西省和西安市各级领导的一块心病。曲江的战略价值显而易见,但为什么折腾了10年还没有热起来呢?尤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旅游业作为政府重点扶持的驱动西安经济的两个轮子之一(另一个是高科技),凭借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曲江旅游度假区本应借势借力、蓬勃发展,但结果却与人们的预想有天壤之别。
如何下好曲江这一有着特殊意义的棋子,给西安的发展一个漂亮的交代,重担又压在了段先念的肩上。
在段的委托下,智库团队开始考察西安旅游业的现状,得到的是这样一组悖论:
1996年,西安市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中,第一次提出了要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九五”期间,西安旅游业得到较快发展,产业地位不断提高,逐渐成为西安经济发展的两大主导产业之一。
如果从拥有的人文历史资源看,西安的旅游业有足以傲视群雄的资本。这里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和国际旅游热点城市。西安作为中华民族和黄河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拥有典型东方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资源,秦岭北麓的山地风光与渭河平原的自然景色形成了独特的自然资源。千年黄土,十三王朝故都,古来多少帝王人家。东有秦始皇兵马俑、华清池;西有法门寺、乾陵、昭陵;北有黄土高原、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革命圣地延安;南有秦岭终南山。这里不仅是著名的宗教文化旅游带,也是高品质的生态旅游的长廊。
但如果从横向比较来看,西安旅游的总体发展水平却并不令人乐观,在旅游吸引力方面远远不如一些后起之秀,如云南丽江、海南三亚等等。数据表明,游客在西安逗留的时间已从3.2天逐渐降低到不足2天,而且80%是家庭旅游,只有20%的商务旅游。这一点与国内其他旅游热点地区恰好相反,说明了西安在商务对外交往上的不足。
在调研过程中,智库团队一面惊叹于西安旅游资源之多、之厚、之杂,一面又为这些资源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感到惋惜。透过历史和文化的辉煌,按照智库团队把握旅游业发展的阶段论,西安旅游业发展缓慢的深层次根源在于:如果说在观光旅游时代,西安优势明显,一骑绝尘;在休闲旅游时代,强邻四起,西安步履蹒跚;那么,到了即将到来的体验旅游时代,西安如果不能改变思路、采取新的对策,仍然停留在简单地吃历史的“老本”上,则很有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越来越多的后来者分食旅游业这杯美羹,徒唤奈何。
在体验旅游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旅游需求的变化,旅游的娱乐性、参与性和复合性日益突出,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层次和旅游业发展趋势对西安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会。旅游从满足视觉感官的观光形态转向满足身心享受的休闲度假旅游形态、再到追求精神层面收获的体验形态,可以说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西安的旅游业要想保持快速发展,也必须顺应这种要求。
如果按照发展体验旅游的理念来看待整个西安,从而进一步看待曲江,就会发现曲江不仅是一个有可能好戏连台的大舞台,而且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对西安的城市发展起到核裂变的作用。
|孔雀东南飞:发现曲江|
如果说上个世纪初的曲江是开发区思维的产物,那么,到了21世纪,如果不用城市运营的思维来审视曲江,就会再一次贻误发展的契机。
欲策划曲江,先把握西安。
放眼城市中国,西安与东部城市的差距正不断拉大。1998年,西安国内生产总值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最后,1978~1998年平均增长速度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10位。这是西安不得不面对的冷冰冰的现实。
但在智库团队眼里,西安是一个被低估了的城市,或者说西安的城市价值一直没有被真正释放出来。
在与时任西安市市委书记栗战书的一次交流中,王志纲老师开门见山地说:“北京是政治首都,上海是经济首都,中国的文化首都在哪里?就是西安。西安要把文化做大,不跟别人比GDP而要反弹琵琶,把千年厚积的文化内存用现代意识和手段来包装,要让人们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西安。在整个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最有示范意义、最有激励意义的就是西安的复兴,就是汉唐盛世的再现。”
实际上,以西安为核心的陕西,人文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都十分丰富,但最为突出的还是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陕西可以在国内和国际上打出的王牌就是人文景观资源,只有以历史文化为主体进行资源开发,才能发挥自身优势。西安的旅游业要想再续辉煌,解决之道在于把握体验旅游的新形势,使西安传统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国际化的旅游需求对接,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推动西安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
正所谓“西有古罗马,东有长安城”,智库团队进一步认为,在体验旅游时代,西安的目标应该是成为独一无二的“中华文明朝圣地”,应该是成为全球华人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追溯自己的根必须朝拜的地方,应该是世界其他民族了解华夏文化不可不到的地方,应该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工程的组成部分。
但要成为中华文明的朝圣地,就不能不寻根于老城。令人遗憾的是,多少年来,西安老城被淹没在城市化的步伐中,千年古都的风采正日益黯淡。老城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承载着一百多万的人口,已不堪重负,如潮水般的现代生活淹没了老城丰富的宝藏,在本应是中国最大的历史文化博物馆里,却难以感受到千年古都的城市形象。
几百年来,生产活动和生活空间高度聚集在老城区,当老城区功能不堪重负时,城市则以“墨渍式”方式自然扩张。同时,文物和遗址的保护局限了西安的城市发展,西安的城市建设在任何时候都要有所顾忌,西安一直在保护城市和建设城市之间小心行驶。在这种自然、盲目、游离的状态下,造成了当时人们所看到的一个不新不旧、近乎杂乱无章的西安城。
这不仅是西安的悲哀,也是中国很多历史文化名城共同的悲哀。当经济高速发展时,所有城市的功能,诸如商业、行政和居住功能都在迅速膨胀。由于城市功能的相互依赖性和对历史习惯的依赖,单一功能很难远离母城寻找新空间,增加老城用地强度成为惟一的出路。如果不想抑制经济发展,只有破坏老城区,老城区功能与原来的城市基础、功能、强度适应的任何一方的局部开发,就会造成老城的不平衡,而这种缺失将会带来进一步的需求。这种发展机制一旦启动,旧城破坏就会像病毒一样传染。因此,城市空间混乱、无序,缺乏可识别性,城市形象丧失个性,就成了古城不可避免的尴尬结局。
但老城的尴尬恰恰给曲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契机。
其一,曲江本来就是城市的一部分,距离西安老城中心仅10分钟车程,与老城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天然联系,有着承接城市南扩的广大空间,50年的控制开发为西安预留了曲江这样一块无污染的处女地,拆迁及开发成本较低。
其二,区位条件好。曲江南接长安区韦曲科技园,东临灞桥产业区,西临高新区,北接老城区、雁塔高教文化圈,可以左右逢源、资源共享、互利互惠。
其三,曲江先天拥有的环境、旅游、人文、历史资源一旦整合起来,效应不可估量,加之紧邻老城区,又可承接老城区的旅游、文化资源。
其四,曲江悠久的文化内涵为社会所熟知,其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将会对曲江的开发形成巨大的拉动力。
其五,作为西安的“城市客厅”,曲江已初具规模:国际展览中心、西安国际会议中心、外商会所等已形成初步的商务服务群;此外,大雁塔周边只要稍加整合,就可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商贸区。
智库团队很快得出结论:曲江很有可能成为西安下一步城市化的突破口。实际上,为实施大西安战略,当时的西安市政府已经提出了“拉开骨架,降低密度,产业北上,城市南扩”的16字发展纲领。从西安的城市格局看,发展方向有两个选择,向北或者向南。但北部区域沉积了太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在开发过程中,存在不可预料因素。那么,是向东南还是向西南发展呢?西南方向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经过将近10年的开发已基本成型,开发也比较成熟和完善,已经进入精耕细作和见缝插针的时代,进一步大规模扩张的空间不大,因此,只有向东南方向的曲江发展。曲江有城市主轴的延伸线穿越而过,与老城区联系紧密,同时存在比较大的用地空间,正是理想的突破点。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也许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智库团队发现,西安城市空间重心自西周定都以来,到秦定都咸阳、唐定都长安、明在今天的古西安城墙内设置治府,就是一个“孔雀东南飞”的过程。而曲江恰恰又处在明老城的东南,如果能够有效地承接城市功能,将无疑是西安的新“都心”。
智库团队判断,如同浦东开发之于上海,曲江很有可能成为西安的新城市中心,成为千年古都“孔雀东南飞”的下一个落脚点。一方面,西安要打造区域中心城市,老城的空间已捉襟见肘,需要拉开骨架、营造更适合人居的城市环境;另一方面,老城作为千年古都的气象需要恢复元气,同时如何处理好新城与老城的关系,都有待于曲江这颗棋子如何进退。
总之,西安要解放老城、重塑老城,需要新方向;西安欲重新跻身中国旅游强市第一阵营、发展体验旅游,需要新平台;西安的优势资源要释放能量、成为西安GDP增长的拉动力,需要新场所;西安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补位和强化,需要新空间!
历史的机缘就这样落在了曲江的头上。智库团队认为,在西安城市化的大趋势下,曲江的宿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曲江不是一个简单的旅游度假区,而是一座继往开来、带动整个西安城市再造的曲江新城。
|腾笼换鸟,八马拉车|
顺理成章地,一个极富超前性的构想诞生了。在听了项目组的前期调研汇报之后,王志纲老师提出了“腾笼换鸟,八马拉车”的构想,即通过开发曲江新城,同时有机地疏导古城,还西安一座活着的古城!
所谓“腾笼换鸟”,就是将相当一部分古城的人口和城市功能向外疏导,从而降低古城的人口密度,同时用体验旅游的思路和眼光,大手笔地梳理、整合老城的历史文化资源,重新规划,尽可能地恢复古城风貌,再现汉唐盛世风采,打造“天下第一皇城”。与此同时,把曲江新城打造成西安未来最有活力、最现代的新城市中心区,从而实现“一石三鸟”的奇效——解放老城、重塑古城、打造新城。
具体来说,老城既是城市的心脏地带,是西安的商业中心,又是政务中心,包括市委、市政府以及大量的省直、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在此地;但老城也是西安旅游的热点地区,是西安历史文化保护的重点。据统计,每年到西安旅游的1000万游客中有95%的人要到老城看古城墙、书院门、清真寺等景点。因此,传统与现代交错,各种产业形态混杂,一方面使老城的形象得不到充分的展示空间,传统氛围丧失殆尽;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又面对寸土寸金的土地成本得不到长足的发展。
所谓“八马拉车”,就是指用若干个产业引擎启动曲江新城。智库团队认为,在所有产业引擎中,曲江新城首先要凭借丰厚的旅游文化资源、依托较为成熟的大雁塔旅游点,大力发展体验旅游。
西安以曲江为代表的旅游板块拥有惟一性、权威性、排他性。按照智库团队对西安旅游业“中华文明朝圣地”的定位,曲江新城就是实现这一定位的重要载体,是西安旅游业实现与国际“体验式旅游”浪潮对接的平台。
首先,曲江新城将以大雁塔旅游商贸圈的改造为起点,以城市化为纲,以产业化为目,以体验旅游为龙头,充分整合和复合多种产业为龙身,最终形成一个以旅游、休闲度假、商贸、居住、会展、科教、文化等第三产业为主的新型城区。
以旅游产业为“头马”,通过旅游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确定曲江新城作为一个现代服务性新城区的基调和形象,还需要其他引擎的配合——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产业,对旅游产业进行强化、补充、延伸和拓展;居住和商贸产业的发展既能满足疏导、解放老城的城市化发展要求,又可为曲江新城的开发迅速地回笼资金;大力发展会展产业,发挥会展经济对吸引投资和带动关联产业的强大作用,同时也是展示整个西安新形象的重要窗口;科教文化产业在曲江的发展将为整合西安的优势资源提供全新的平台,对西安的整体产业水平的提高起到产业“酵母”的作用。
为倾力打造曲江新城,强化曲江新城的建设力度,智库团队还进一步建议:如果能将西安政务办公机构迁往曲江,使之形成新的政务中心,则更能促进曲江新城的发展,使其综合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2002年10月13日,智库团队就曲江新城的整体策划向时任陕西省委副书记、西安市委书记栗战书作了汇报,获得政府高层的高度肯定;2003年3月27日,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准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区扩大到47平方公里,由管委会统一规划;同意对曲江旅游度假开发区的发展功能进行重新定位,改为“曲江新城”,并认为曲江新城是西安城市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5年西安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只用了短短两年时间,曲江新城就变成了西安城市经营最炙手可热的一张王牌。以大雁塔北广场、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为支撑,一个旨在再现大唐雄风的体验旅游板块初露头角。在城市运营商的强力推动下,曲江新城在西安这个千年古都掀起了一阵阵超级旋风,成了名副其实的城市名片和城市客厅。
2005年8月,应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的邀请,王志纲与时任陕西省省长陈德铭不期而遇。
在谈到如何振兴陕西省经济的问题时,王志纲认为,陕西的个性就是她的人文,关键在于如何激活陕西的人文资源。如果我们能通过市场的力量把它变成一种强势的文化产业,让海外华人和全世界都来消费我们的文化;如果我们能从西安、陕西破题,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展现大唐盛世,再现“西有古罗马,东有长安城”的历史格局,使中华民族能够找到一座皈依传统文化的心灵桥梁;如果我们把旅游真正做成一种体验旅游,让全中国、全世界都来认识陕西、体验陕西、消费陕西,到那个时候,陕西必将重新找回历史的荣耀!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智库团队前期策划的基础上,敢想敢干的段先念以超凡的政治魄力和市场智慧不断强力推行,“曲江模式”很快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曲江模式”风起云涌,依靠文化助力经济,依靠经济反哺文化,善于“讲故事”的营销高手“老段”一时间名声大振,风头无两。如今,当人们再次踏足西安时,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大明宫遗址公园早已成为西安旅游的新名片,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文化旅游“打卡胜地”。
(大唐不夜城)
十年一觉长安梦,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中国城市经济经历了一个影响深远的转折期。绝大部分的城市,在此期间都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张,西安市曲江新区只是其中之一。许多年后,当我们再回顾这些城市的发展脉络时,会感受到由衷的欣慰,正如王志纲老师去年再访曲江时所说的那样,策划之所以充满永恒的魅力,就在于同样面对伟大的时代变局,策划者能有幸参与其间,并贡献一份力量,成为时代的观察者乃至推动者,此方是人生绝无仅有的体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