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的举措。
会议指出,建设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是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意义重大。要立足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定位,加强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的统一规划、优化整合和信息共享,并与现有征信体系等做好衔接。要以推进平台建设为契机,加快完善数据的权属、安全、交易等基础制度,夯实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的制度基础。
对话专家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受访者供图
李扬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
“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抓住了小微企业融资的关键。”李扬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认为,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是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能将不同资源配置机制融合于一个平台。“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或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本出路。”
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是什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优化融资增信、风险分担、信息共享等配套措施,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1月2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的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正式发布。平台可实现融资需求对接,智能匹配经营主体需求和银行机构融资产品,实现银企快速有效对接,经营主体增信授信全流程一站办等功能。
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发布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指导地方统筹建设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推动全国平台与地方平台深度联通,形成全国一体化平台网络。
李扬向封面新闻记者介绍,过去,我们的经济被分成企业和市场两类资源配置机制。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间的沟通、市场间的沟通,以及企业同市场间的沟通并不容易。
“现在,我们每天都接触各种各样的平台。”李扬表示,平台经济有依赖用户高度参与、供求双方信息精确匹配、双边网络外部性以及大规模跨界这四个特征。发展到今天,平台已是同市场、企业并列的第三类资源配置方式与机制。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是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或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本出路。”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在哪?
中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面对稳增长、稳就业的压力,要完善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政策,推动其在经济发展中更好发挥作用。
由于中小微企业相对规模小、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其资金需求与以银行为主的传统信贷供给之间仍存在较大的时间与额度的错配。
李扬介绍,中小企业融资难是长久以来的问题,通过若干年探索,目前已具备几大解决路径。一是通过金融科技手段解决贷款难题;二是合作金融,是不完全以商业为目的的互济金融;三是供应链融资,即头部企业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小微企业。
相较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当前的金融服务结构仍不够合理、供给仍显不足。针对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难题,金融主管部门此前就已着力推动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等信息共享机制建设。
原中国银保监会2023年发布的《关于加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的通知》中就提到,各级监管部门、各银行保险机构要主动加强与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对接,积极推动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等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推动各地更加精准全面归集共享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优化数据交换方式,提升信用信息的可用性。
如何让中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加强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的统一规划、优化整合和信息共享,并与现有征信体系等做好衔接。
在李扬看来,传统的企业征信体系对小微企业融资还存在欠缺。首先,在刻画小微企业信用特征方面,数据维度还不够;其次,传统征信体系在数据更新方面有滞后性,与小微企业短、频、快的融资需求存在矛盾。“如果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能与征信体系有效衔接,中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一些难点和堵点或许能得到疏通。”
“企业成长过期中要经历多次‘惊险的跳跃’。”李扬认为,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必须与企业成长阶段相适应,每一个阶段的融资需求是不一样的。从刚创办到中小企业,再到大企业的每一次跳跃所需的资金形式是不一样的。因此,融资类型应当与企业发展阶段相匹配。
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要以推进平台建设为契机,加快完善数据的权属、安全、交易等基础制度,夯实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的制度基础。
对于完善数据的权属、安全、交易,李扬认为,完善数据安全管理架构、加强数据保护,旨在通过保障数据资源健康安全的应用环境,助力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赵雨笙 记者 代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