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时代是空天地一体化通信时代,网络将“上天、入地、下海”,无所不在、无处不达。作为开启这一愿景的关键钥匙之一,卫星互联网产业纵深发展劲力已显。那么,卫星互联网有着怎样的战略地位?电信运营商如何布局?未来发展有哪些趋势?带着这些问题,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采访了中国移动研究院星地融合技术研究所所长邓伟。
中国移动研究院星地融合技术研究所所长 邓伟
锚定战略:抢占卫星发展制高点
1957年,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开启了人类航天时代。自此,航天技术持续发展,商业卫星不断升空。特别是近年来,卫星民用价值日益显现,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入局,卫星互联网“竞赛”全面开启。从铱星计划到O3b星座、星链系统,再到“GW”星座、千帆星座,卫星互联网历经几波建设热潮,逐步成为全球瞩目的领域。
群雄逐鹿,因何使然?邓伟表示:一是卫星资源稀缺宝贵,发展卫星互联网对国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二是从小众市场到大众市场,卫星互联网商业价值大幅提升。
他进一步讲道,发射卫星离不开申请空间频率和轨道资源,而卫星频率和轨道等太空资源属于全球性不可再生资源,资源获取需遵循“先申先得、先占先得”甚至“先占永得”的原则。在“占轨保轨”竞赛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SpaceX的星链项目,该项目计划部署4.2万颗低轨卫星,在2027年完成全部发射任务,目前已发射6800多颗。而我国星网、垣信各自申报约1.3万颗卫星,8月6日垣信发射了首批18颗星。
与此同时,卫星互联网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凸显,低轨星座建设必要且迫切。大型低轨星座不只是“飞行的移动基站”,还是能够跨越国界、天然全球化的基础设施,在通信、导航、遥感、国防等方面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随着技术和产业发展,卫星通信正逐步从小众应急市场走到大众消费市场,应用场景更加广泛,特别是手机直连卫星让卫星通信走向普通消费者。目前,AST和星链的卫星大阵列天线可以实现低轨卫星手机直连,华为手机Mate60pro已实现高轨卫星手机直连。数据显示,我国从2023年9月到现在发展的卫星手机用户数,已超过此前三十年的总和。
战略意义和商业价值双重驱动,我国加快布局卫星互联网已箭在弦上、刻不容缓。
值得注意的是,从发射能力到商业运营,我国卫星互联网与领先国家存在差距。在发射能力上,SpaceX的可回收火箭技术、一箭多星技术等,使其成本仅为国内的1/3~1/4;在发射数量上,星链已发射100多颗可以直连手机的卫星,我国仍只有少量试验星;在商业运营上,星链已在七大洲超过62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卫星通信业务,活跃用户超230万户,而我国还没有开展低轨星座的商业运营。
由此可见,我国不仅要建设卫星互联网,还要像建设5G一样迅速有力,有效解决卫星组网成本高、卫星发射能力弱、技术和产业成熟度不足、商业运营待开展等方面的挑战,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高效落实:建立星地融合开放产业链
“中国移动勇担移动信息现代产业链‘链长’,积极践行国家‘天地一体’战略,领先一步踏入‘无人区’,支撑国家战略、引领产业发展。”邓伟表示。
今年2024MWC上海展开幕式上,杨杰董事长对外明确提到,要全面推进“两个新型”升级计划,其中一个新型就是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未来将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向空天地一体化演进,促进航空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与地面网络深度融合。
今年以来,中国移动结合自身优势,于关键处快速“落子”,成功发射“中国移动01星”与“星核验证星”,为5G/6G技术在空间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与中国星网等注资40亿元成立中国时空信息集团,布局空天地一体融合通信业务;与华为、中兴通讯、银河航天携手,启动第三颗低轨卫星研制;成立星地融合技术研究所,全面开展卫星通信技术攻关。
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离不开长期的技术积累,邓伟表示,中国移动在国内外较早启动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标准贡献在全球运营商中居首位。
当前,卫星互联网标准并不统一,但NTN标准技术路线明确、演进潜力巨大,NTN可通过卫星网络与地面5G网络的融合,实现“空、天、地、海”多维空间的连接,构建天地一体的智能泛在网络,进而支持宽窄带、高中低轨等各类业务场景,促进卫星应用规模化发展。
一直以来,中国移动积极推进NTN技术发展,在面向NTN项目的3GPP国际标准体系中,中国移动的贡献度和影响力位居通信运营商第一。同时,中国移动还完成了多项NTN技术验证,加快NTN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如中国移动于2022年8月完成5G窄带NTN技术外场验证;2024年2月发射“中国移动01星”,完成5G宽带NTN在轨验证;2024年7月完成基于IoT-NTN技术的语音技术在轨验证试验。
“中国移动将坚持星地融合之路,以地面技术、地面产业融合卫星产业的发展,我们的合作伙伴有地面产业伙伴,也有卫星产业伙伴,未来将以开放的3GPP技术体制为基础,构建开放的星地融合产业生态。”邓伟强调。
着眼未来:三大趋势开新局
相关机构预测,未来5年,我国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将以年均12.8%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到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在此过程中,邓伟认为卫星互联网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
一是商业航天将成为主流。随着商业星座的逐渐部署,以商业服务为中心的商业航天产业渐趋完备,以手机直连卫星为主的业务更加丰富,以商用用户为主的闭环商业模式逐渐形成。
二是星地网融合将成为主流。以“连接泛在、服务泛在”为出发点,以“星地一体网”为部署目标,通过组网融合,分场景部署地面网或卫星网,充分发挥两种网络模式的各自优势。
三是以架构、空口、组网、多轨融合为核心的星地融合技术体系成为技术演进主流。通过架构融合实现星地两网高效协同,通过空口融合实现单一终端直连,通过组网融合实现星地资源共享统一调度,通过多轨融合实现卫星网络结构最优。
在此趋势下,未来业界将以星地网融合、终端融合、技术融合为基础,把部分地面业务、地面商业模式迁移到卫星网,丰富卫星业务类型,实现卫星用户和业务市场规模的大幅增长,这将有利于充分利用卫星网资源,发挥出卫星网的优势。如地面用户可基于卫星网更快捷地使用跨境业务、实时遥感业务、实时赛事直播业务等。
对于中国移动来说,其仍将致力于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为丰富的卫星应用提供网络服务。邓伟表示,未来将根据需求进行网络融合,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如实现地面网络连续覆盖,可以将地面网和卫星网进行一体化设计部署,使卫星网成为整体网的一部分;在低空领域,则与地面网、卫星网分层结合,前者覆盖600米以下的低空,后者覆盖600米以上的低空,两张网组合形成一张“逻辑网”,以此提供无缝的通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