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注册公司流程费用条件 西安注册公司 西安代理记账 西安商标注册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概念、特征与进路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8-26 16:11)
文章正文

文/长沙县黄兴镇双桥小学 彭宽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版)》,这是继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与2017年推行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之后,首次将信息科技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它主要涵盖三方面的突破:一是从信息技术走向信息科技;二是由信息素养走向数字素养;三是自知识技能课程走向核心素养课程体系建构。具体而言,从育人目标看,我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信息科学教育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世界、科学地改造世界,关照学生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地发展,这区别于“信息技术”,遵从“科”、“技”并重的原则,与育人目标相互契合。从课程目标看,信息科技课程目标围绕核心素养阐述,新课标指示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这四方面互相渗透与支持,共同指向学生的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的提升,这推进了价值塑造、探究实践与解决问题“三位一体”地形成,凸显出信息科技的数字化特征。综上,《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版)》的突破是必要的,并以此为依据与准绳开展信息科技课程更是顺应教育发展的必然。因而,基于新课标,正确、全面地认识信息科技课程的概念、内容特征,并规划其实施进路显得尤其急需。

一、新课标视域下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概念的初步建构

基于新课标,正确、全面地认识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概念不仅关乎理论研究,而且是分析实际所不可或缺的基本架构。目前,由于《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版)》发布时间尚短,教学一线对其概念未形成共识,研究层面未对其基本内涵做出系统地界定,据此,基于新课标,初步建构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概念显得尤为迫切。从课标课程性质来看,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伦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从课程理念来看,信息科技课程重视引导学生在数字时代及信息科技的架构中,学会知识积累与创新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规范与伦理;重视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构建逻辑关联性强的课程结构体系;重视遴选并创设“科”、“技”并重的课程内容;重视学习过程、情境创设的真实性与评价方式的多元性,如,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三全评价”的并驾齐驱,并坚持评价的素养导向性。从课程目标、学段目标来看,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是围绕核心素养形成的,关涉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方面内容,并以此概括出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6条信息科技学科的逻辑主线。从课程设置来看,信息科技课程由“信息技术课程”更名而来,这凸显出课程由强调技能转为强调技能与能力,认识与改造,道德与行为,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信息科技课程中的具体化、可视化。当然,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特别强调跨学科主题实践,以“大概念、项目式、综合化”为课程主要组织形式,驱动教学形式的深度变革,促进深度学习的产生。由此可见,新课标视域下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是为适应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伦理,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推进价值塑造、探究实践与解决问题三位一体的形成下产生的,以“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为主要内容的,以“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为基本逻辑主线的,以“大概念、项目式、综合化”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重视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坚持评价的多元性与素养导向性的“科”、“技”并重课程。从宏观分析,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服务于党的育人方针,坚持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使命;从中观视角着眼,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实践操作的能力,塑造学生的数字化价值观念,是满足学生、发展学生、尊重学生的课程活动;从微观上看,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以“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为主要内容,凸显了该课程信息化、数字化的特征,强调课程的独特性与特殊性。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特征



特征是人们认识事物、描述事物的根本途径,分析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概念且提取出与之相对应的特征是深入认识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根本路径。基于2022版新课标及其内涵所指,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呈现出独特的新性质。



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科”、“技”并重性



为解决原信息技术课程在育人角度上“覆盖面”不能得以保障,未能全面关照到科学观的问题,2022年4月,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信息技术”正式更名为“信息科技”,由“技术”到“科技”,强调的是在课程实施中,各学校与教师需兼顾“科”、“技”二者,一方面要关注信息科技学科的前沿发展、理解基础发展与原始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关注信息科技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与操作;重视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伦理,养成正确的信息价值观。由此可见,“科”、“技”并重性是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与生俱来的根本属性与重要特征。具体而论,一方面体现在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课程目标上,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是围绕核心素养阐述的,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要素。就第三学段目标而言,新课标既要求体验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深度融合的环境,感受应用信息科技获取与处理信息的优势;也要求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将问题分解为可解决的子问题;还要求学生在学习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利用恰当的数字设备规划方、描述创作步骤;同时,也要求学生了解算法的优势,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作用。实质上,这就是“科”、“技”并重性在课程目标中的体现。另一方面“科”、“技”并重性体现在课程内容的遴选上,基于新课标,信息科技课程在遴选内容时,强调内容的时代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特征,注重科学原理与实践运用并重,为此,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设置了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的六条基本逻辑主线,基于逻辑主线,抽象并设计出了义务教育全学段的九个内容模块和十七个跨学科主题,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全然体现了新课标下“科”、“技”的并重性。当然,学业质量描述也具有“科”、“技”并重性,这体现在其内涵所指: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的整体刻画。

(二)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真实性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版)》在其课程理念中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倡导真实性,注重创设真实情境,鼓励在“用中学”、“做中学”、“创中学”,凸显学生主体性。这意味着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还具有真实性。这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上。其一,无论课程目标、总目标亦或是学段目标,重在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那么,为课堂做深做实,各学校或教师需以新课标下课程目标为依据真实地开展教学,切忌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其二,课程内容需要真实发生,新课标视域下的课程内容逻辑关联强,内容丰富,组织形式多样,利于学生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的形成,便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伦理,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字化价值观念,这是面向数字时代培育新人才的基本形式,因此,新课标下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落于实处,真正为促进学生发展产生实际效用。其三,课程实施与评价具备真实性,需真实发生,课程实施是指从课程内容出发,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真实的学习情境,它是课程内容的再组织,是课程目标的再体现,是课程资源的再生成;而课程评价起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作用,是感知学生学习情况并生成下一阶段学习任务的主要途径。因此,新课标视域下的课程实施与评价因其重要性需各学校教师予以重视,监测其真实性,从课堂视角出发,为我国培养有担当的信息科技人才做准备。具体而言,课程实施的真实性强调各学校关注素养导向,提升教师水平,重视课时安排,形成适应信息科技世界快速更迭的、体现最新科创成果的、以科学原理参与实践指导的真实课堂;而课程评价的真实性体现在评价的多元化与评价的范畴上,各教师应自觉扩展评价范畴,由对单一知识点与具体操作技能的评价转为反映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由单一评价方式转为多元化的评价,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庭评价、社会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创设更加综合、开发与全面的评价体系,以动态评估学生活动。

(三)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综合性

2022年4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版)》的颁发意味着信息科技课程首次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抽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课程。其本身内涵便指向综合性。除此之外,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组织形式、课程评价方式及问题解决过程同样具有综合性。具体而言,其一,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目标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核心素养涵盖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要素,又分化为数字素养、科学原理与实际运用等方面,旨在通过基础培养,综合培养,为数字时代下形成信息科技新人做准备;换言之,不论从课程目标的具体内涵看,还是从课程目标的最终结果看,信息科技课程都具备内容上与育人结果上的综合性。其二,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组织形式多样,涵盖自主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形式、开放教学组织形式、跨界教学组织形式,包括,跨学科、跨学段、跨学习和跨平台等,以期完成协同设计、协同开发与协同实施,可见,就课程组织形式而言,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具有形式上与协同实施上的综合性。其三,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课程评价方式具有综合性,自《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版)》发布以来,原单一的课程评价方式已然不适用,新课标指出,要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加强过程性评价,完善终结性评价,并且,过程性评价遵循多样性、多元化原则,不仅需使用多种方法跟踪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而且,在评价过程中,引入学生自主、小组、家庭、乃至社会评价都是必要的,综合看待全方位评价、全角度评价,最终形成学生总评价。其四,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问题解决过程具有综合性,这是由信息科技课程的组织形式决定的,诸如,信息科技课程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探究教学组织形式、开放教学组织形式、跨界教学组织形式等,学生置身于各种组织形式中解决问题时,一般都需要综合运用并贯彻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知识,以获取不同数据,呈现不同结果。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实现路径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作为首次纳入国家课程体系中的学科,正确认识并把握其未来发展航向是必要的。而,基于其课程概念与内容特征,分析并抽象出相宜妥帖的实现路径是正确认识课程,准确把握课程未来发展航向的基本举措。

(一)国家层面

1.国家应加大开发课程资源的力度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是正式投入课程的基本条件。而,课程资源的开发不是依靠教育部下发的课程标准直接随机产生的,更不能借助某一学校的闭环努力生成,这需要调动国家各专业力量的参与、加工,以期开发的课程资源聚焦核心素养的培养,落点于学生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关注到社会信息科技的前沿,反映出社会信息科技的新方法、新技术、新理念。

2.国家应注重对教师的再培训,促进教师队伍信息科技水平的提升

随着新课标的颁发,信息科技课程对于教师信息科技水平、数字化胜任力、信息时代地敏锐洞察力、学科背景知识的掌握力等方面有了更严峻的考察和要求,因而,国家注重对教师上岗的再培训是亟需的。国家层面要加强对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培训机制,建构起培训项目体系,并进行培训的动态监管。当然,除此之外,国家层面也应重视新鲜血液的纳入,鼓励信息科技专业人才充实到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来;对地域不发达的地区,积极实施“双师平台”,建立线上线下合作教学的组织形式,实现对课程实施的辅助。

(二)学校层面

1.协助国家层面,协同完善教师培训机制

教师水准是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良好开展、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而仅依靠国家的重视与建构完全不够,学校层面更应起监督与补充作用。一方面,各个地区的师资水平略有差异,优劣势也各不相同,基于国家层面对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下,各学校平台应针对教师情况适当予以补充和完善,弥补教师薄弱环节,发扬教师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国家层面进行的培训项目是整体性的、是系统性的,在开展过程中可能存在教师敷衍了事,学习效果不佳等情况。因而,各学校建立独立的监测方案与体系,动态监测教师学习情况是必要的。

2.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信息科技课程的实施,这具体可表现为,一方面,学校应重视对软硬兼施的教学设施环境的创设,信息技术包含硬件与软件,学生既要学习硬件知识,也要兼顾软件的学习,建立起软硬件相结合的思维模式,以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学习应关照互助环境的创生,譬如,教学研讨会的开展等,重在交流各自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学心得、经验和感悟等,由于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的新型独立学科,创生互助环境才显得尤其重要。

(三)教师层面

1.实施与时俱进的教学组织形式

为更好地开展信息科技课程,凸显出2022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与所前的区别和特色,教师必须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进行创新并实施。基于新课标,教学组织形式涵盖自主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形式、开放教学组织形式、跨界教学组织形式,包括,跨学科、跨学段、跨学习和跨平台组织形式等。教师在信息科技课堂上实施新组织形式,主要遇到的问题也许包括“无法关照全体学生”、“无法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个人知识水平无法支撑”、“尚无法和其余教师形成合作关系”。针对此难点问题,教师应尽快提升个人专业水平、知识背景和课堂组织能力,加强与家长、同事、学生的沟通,提高理解度,增强学生自觉性和主动性。

2.遵循“教-学-评”一致性原则,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综合发展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一致性原则指的是教、学、评三者必须始终保持一致,评是教与学的依据,教与学是评的来由。新课标视域下的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特别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综合性,这一特性的内涵指向评价必须在真实情境下产生,必须加强过程性评价、完善终结性评价,且必须综合多元、多方评价,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其综合发展;这意味着,教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学段目标为指向,学科内容为依据综合展开评价过程,评价过程要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成长过程相契合、相融合。要实现这一点,一方面,教师需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评价、认识评价,带领学生真实地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另一方面,教师需组织学校、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实现“多角度评价”。再有,教师也需时刻参与活动,并清晰记录活动过程,实现“全过程评价”。

(一审:陈龙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